相关问答
1、使用假文凭的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和民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
不属于欺诈,1。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可以依法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2、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属于诈骗, 1、劳动者以欺骗的手法签订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需依法支付报酬; 3、劳动者如果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4、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争议的,当事人一方需要先去当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去当地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劳动法》。
不能。 1.使用假文凭者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 2.虚假学历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1款有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可以以劳动者学历、履历虚假为由解除劳动关系。
算,员工入职后发现提供假学历的,用人单位可以以欺诈为由,解除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发现员工提供假学历的,用人单位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36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447人已浏览
51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