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
用人单位工资计算发生属于企业自主权。 根据《劳动法》苏州园区工资计算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工资分配遵循按劳分配原则...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及其他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的工资,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按国家规定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还是未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元3%0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10%1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20%55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25%10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30%275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35%55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45%13505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