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变相调动后,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企业劳动争议调解...
1、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公司裁员,若没有违法裁员,员工应当得到补偿金。若是用人单位不支付补偿金的,劳动者可以进行仲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补偿金额根据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决定,工作得越久,补偿金越多。
离职纠纷会涉及到很多的方面,不同的情况具体的处理方法可能不同,不过总的来说对于这样的建议劳动者通过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这样还可能得到赔偿。《劳动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第三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遇到的这种情况,建议先向当地人力部门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反映被拖欠工资的具体情况,并尽可能多提供一些能够证实用人单位转移、隐匿财产或有能力支付工资的线索和材料,积极配合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调查取证。人力社保部门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下发有关法律文书责令雇主支付劳动报酬后,若其在指定期限内仍不支付,人力社保部门与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会把案件及材料移送给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9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