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应当监督嫌疑人不再违法犯罪、随传随到。...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据的规定,保证人有如下的义务:第一、监督被保证人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第二、监督被保证人联系方式变更的,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第三、监督其被保证人传讯时及时到案;第四、监督被保证人不得干扰证人作证,第五、监督被保证人不得毁坏、伪造证据。第六、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一、取保候审的方式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据此,取保候审有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两种方式。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能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 二、保证人要承担义务有哪些 保证人是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为其担保的人。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与本案无牵连; 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3、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4、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严格审查保证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符合保证人条件的,应当告知其必须履行的义务,并由其出具保证书。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1、监督被保证人履行法律规定的被取保候审期间的义务; 2、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时,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被保证人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及时报告的,经查证属实后,由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对保证人处以1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如果保证人与被保证人串通,协助被取保候审人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有关规定对保证人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取保候审保证人是否履行了保证义务,由公安机关认定,对保证人的罚款决定,也由公安机关作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可以向符合法定条件的担保人提出担保。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应当履行保证义务,保证被取保候审人在不被拘留的情况下随传随到,候审不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担保人应当履行两项义务:1、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法律规定的情况。未经公安机关批准,监督被保证人不得离开其所居住的市、县。如果被保证人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要监督、督促被保证人向执行的公安机关提出申请,请求批准;监督被保证人在司法机关传递信息时及时到达案件;监督被保证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被保证人不得串供、毁灭或伪造证据。2、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例如,在履行担保义务的过程中,担保人发现被担保人逃跑或有逃跑企图,或发现被担保人未经批准离开其居住的市、县外出工作,发现被担保人可能毁灭、伪造证据、串供等。,并应尽快向公安机关报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6人已浏览
790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