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村“两委”即村共产党员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习惯上简称为村支部和村委会。在换届工作中,严禁以暴力、威胁、恐吓、欺骗等手段,妨害党员或登...
不平等竞争是指因经营者外部条件(包括经济、法律、政策)不平等、不公平所造成的,而不不正当竞争是由于行为者主观违法、违背商业道德等造成的不公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决定,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993年公布并实施24年后,这一被称为“市场经济宪法”的法律第一次迎来重大修订。新法回应市场竞争秩序和形式的变化,除了对经营者自己产品的虚假宣传外,帮助他人进行刷单、炒信、删除差评、虚构交易、虚假荣誉等行为,也将受到严厉查处,像‘网络水军’等不法经营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明确规制是新法的一大亮点。 此外,新《反不正当竞争法》还修订完善了混淆行为、虚假宣传行为、有奖销售行为、商业诋毁行为的规定,对商业贿赂行为的界定实现了拨乱反正,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规定进行了微调,删除了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搭售行为、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行政性垄断行为和串通招投标行为等规定,强化了监督检查的手段和措施,加重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反不正当竞争工作赋予了新的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工商总局张茅局长在电视电话会议中要求各地认真做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普法宣传和培训工作,将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培训与基层执法实际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全系统监管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有效提高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执行力。同时要加大向全社会宣传普及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工作力度,切实增强经营者的自律意识,提高群众的维权意识。 会后,南通市工商局双反处就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背景、原则及亟需解决的问题,新法立法精神,新旧条文对比,重要条文解析,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与新《反垄断法》的协调与衔接,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判断,不正当竞争行为兜底条款的设置与适用等内容进行了集中学习和讨论。
《反不正当竞争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常见的经营者包括:自然人、经济组织、各种法人等。 法律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 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商业贿赂是指在商品交易(包括服务,下同)活动中,经营者为获得交易机会,特别是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收买客户的雇员或代理人,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商业贿赂行为破坏了市场上基于商品价格、质量等的正常竞争,会损害诚实经营者的利益,而且败坏社会风气,极易导致犯罪。许多国家的竞争法明确禁止商业贿赂。我国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18人已浏览
1,817人已浏览
391人已浏览
1,5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