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关于缓刑的定义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
企业合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承担债务,即在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合并方以承担被合并方债务为条件接收其资产。购买式,即兼并方出资购买被...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婚前协议的类型分为财产约定和婚姻关系约定两种,婚前财产协议是男女双方在自愿、平等的情况下,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的约定,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刑罚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在《刑法》中确定的,由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适用并由专门机构执行的最为严厉的国家强制措施。根据刑法,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1)主刑。是适用于犯罪分子的主要刑罚方法,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犯罪分子只能判一种主刑。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二、附加刑。这是一种既可独立适用又可附加适用的刑罚方法。也就是说,同一犯罪行为可以在主刑后判处一个或两个以上刑,也可以独立判处一两个以上附加刑。附加刑分为罚款、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对于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附加驱除出境。此外,中国刑法还规定了非刑罚的处理方法,即犯罪分子判处刑罚以外的其他方法。包括:因犯罪行为给受害者造成经济损失的,除刑事处罚外,对犯罪分子进行赔偿。;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应当根据情况给予戒律或者责令其反思悔过、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罚。
t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量刑情节分为法定量刑情节和酌定量刑情节。t法定情节,是指法律明文规定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它既包括刑法总则规定的对各种犯罪共同适用的情节,也包括刑法分则对特定犯罪适用的情节。我国刑法共规定了以下四种法定情节:t第一,从重处罚情节;t第二,从轻处罚情节;t第三,减轻处罚情节;t第四,免除处罚情节。t酌定情节,又称裁判情节,是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在量刑时酌情适用的情节。t以下几种:t(1)犯罪动机;t(2)犯罪手段;t(3)犯罪的时间、地点等当时的环境和条件;t(4)犯罪侵害的对象;t(5)犯罪所造成的损害结果;t(6)犯罪人的个人情况和一贯表现;t(7)犯罪人犯罪后的态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6人已浏览
289人已浏览
1,874人已浏览
7,0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