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企业可以按法定条件辞退内退职工。 企业职工内退,虽然不在劳动岗位,但是依然可能因为违法违纪被企业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辞退;可能企业...
企业可以按法定条件辞退内退职工。 企业职工内退,虽然不在劳动岗位,但是依然可能因为违法违纪被企业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辞退;可能企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是海南某实业总公司的一名职工,从1992年10月开始参加工作,1994年才有指标批工,1995年和企业签订了二十年的劳动合同,前年单位进行改制,和每个员工都买断了工龄,由于当时我身怀有孕,按照《劳动法》规定,企业没有和我买断工龄,现在企业以我的哺乳期已满为由,发了一张《解除劳动合同书通知书》,要求和我买断工龄(即解除劳动合同)。因此我有几个问题想咨询一下:1、我休完产假后,在哺乳期期间,单位在有岗位安排而且当时正需要人的情况下,拒绝给我安排工作,按下岗工人的标准支付我生活费,每月仅220元,使我的工资收入受到损害,我能要求单位赔偿我的损失吗 2、我接到通知书以后至今,还没有和企业签名解除合同,企业已自行停止了我的生活费和一切劳保福利,甚至独生子女费也没有了,企业的这种做法对吗?3、我是92年10月参加工作的,现在企业的说法是:当时农垦系统是需要有指标才批工的,我虽然是92年参加工作的,但94年才批工,所以我的工龄和养老保险只能从94年算起。这样解释合理吗?我1992年到1993年这两年到底应不应该算工龄?4、对于失业保险,企业的说法是:农垦系统从1999年7月才开始购买,所以我失业后只能领取六个月的失业金,劳动法是不是这样规定的?应该怎样核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5、企业为我买的保险和该发给我的经济补偿金应从什么时候算起。6、在没有解除劳动合同前,我有没有资格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答复:你好,1、用人单位在你哺乳期间在需要用人的时候不给你安排工作,首先要确定该工作是否属于《劳动法》第六十三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规定的不得安排哺乳期女工所从事的工作,如果属于法律规定不得从事的工作,应当认为该行为不属于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其次,关于工资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三)劳动生产率;(四)就业状况;(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如果你单位所给予的工资低于该标准的,应当认为是违反了劳动法的行为。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利益受损害的,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2、关于劳动合同的问题,单位发出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当认为是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表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并不需要签订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或是签名,因此单位停止你的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是合法的行为,但是单位应当因其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支付劳动者一定的补偿金。3、工龄的计算应当按照国家的规定来计算,签订劳动合同的,从劳动合同签订之日开始计算。企业未实行劳动合同制的,按照国家的规定成为正式职工前的工龄和成为正式职工后的工龄应合并计算。4、关于失业保险的问题,《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第十七条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第十八条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第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一)认为经办机构未依法为其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或者注销手续的;(二)认为经办机构未按规定审核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三)认为经办机构未按规定记录社会保险费缴费情况或者拒绝其查询缴记录的;(四)认为经办机构违法收取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五)对经办机构核定其社会保险待遇标准有异议的;(六)认为经办机构不依法支付其社会保险待遇或者对经办机构停止其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异议的;(七)认为经办机构未依法为其调整社会保险待遇的;(八)认为经办机构未依法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或者接续手续的;(九)认为经办机构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属于前款第(二)、(五)、(六)、(七)项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先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经办机构申请复查,对复查决定不服,再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如果你对社会保险有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5、关于补偿金的问题,《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五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第八条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6、关于保险的问题,无论企业是否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都享受社会保险的待遇。但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主题资格,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者必须是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二、实际上发生法定的社会保险事故,即指衰老、失业、伤残、疾病、生育等劳动风险事故。发生不同的保险事故,享受不同的保险待遇。(以上为本栏目编辑人员意见,)
企业可以按法定条件辞退内退职工。 企业职工内退,虽然不在劳动岗位,但是依然可能因为违法违纪被企业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辞退;可能企业遭遇经营困难,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四十二条规定进行经济性裁员被辞退。 企业内退职工违法违纪被辞退的,没有经济补偿;经济性裁员被辞退的,享有每年一个月工资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1,以单位名义解聘,如果理由合法,需向你支付经济补偿金,如理由不合法,则需向你支付赔偿金,即两倍的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因已过一年的诉讼时效,仲裁委不会支持。 2,应当准备从入职到现在的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比如考勤表,工资发放证明,或者工作日志,或者其他能够证明你在单位工作的证据。 3,需要签书面的文件的需谨慎一些。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3人已浏览
846人已浏览
274人已浏览
2,0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