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中约定“逾期不还,双倍赔偿”是无效的。因为远远超过最高法院规定的年利率24%的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 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一)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的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十条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针对民间借贷合同双倍赔偿的情形有哪些?,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取得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事先知道或向单位员工集资取得的资金转贷给借款人牟利;贷款人事先知道借款人仍在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贷款;违反社会公序良俗;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的强制性规定。
有下列情形: 1、民间借款合同违反《合同法》关于利率的有关规定,约定利息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利率上限的4倍,超过的部分不受合同法的保护。 2、民间借款合同中规定有复利条款。 3、非银行、非金融机构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贷款人的民间借款合同是无效合同。 4、民间借款合同的主体是自然人的,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存在瑕疵的,则该民间借款合同的效力也存在瑕疵。 5、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6、在民间借款合同关系中,贷款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款合同无效,不受合同法的保护。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