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国际交往中一贯尊重国际条约,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我国法律确认期效力。我国《行政诉讼法》第72条对涉外行政诉讼中国际条约的适用作了规定,规定指出对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与行政诉讼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除外。这就要求我国人民法院在处理涉外行政诉讼案件时,应当遵从国际条约优先于国内立法的原则。但人民法院在适用国际条约优先于国内立法原则时,有一个限制:即凡是我国声明保留的国际条约部分,也就是我国未予承认和参加的部分条款,则不得适用于涉外行政诉讼,不论其规定与我国国内立法有无冲突,人民法院一律只能适用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审理涉外行政诉讼案件。
针对涉外行政诉讼中国际条约的适用是怎样的,如何确定适用国际行政诉讼的种类,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不同于行政管理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对法律的适用,它有以下特征; 1、行政诉讼中法律适用的主体是人民法院。 2、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属于第二次适用法律。 3、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解决的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4、法律适用的范围限于法律、法规和规章。
行政诉讼一审判决的种类: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确认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判决、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判决。适用条件:一是证据确凿。二是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三是符合法定程序。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