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许多在工作中受伤的职工,因不熟悉劳动法律法规,特别是《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而使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诉讼时效就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方面。一些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且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往往因“已过了申诉时效”而只好放弃诉讼的权利。受伤职工在被认定为工伤后,要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在拿到伤残等级鉴定结论通知书后,要及时向所在单位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工伤职工可以按伤残等级的大小向用人单位及工伤保险基金要求享受相关待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工伤职工的所有工伤保险待遇应由其所在单位承担。以上因工伤保险待遇引发争议的,其申诉时效是六十日。也就是说,工伤职工在明知用人单位拒绝给付工伤保险待遇之日起六十日内,要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要求单位给予其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旦超过这个时间,且无“其他正当理由”的,仲裁委将不予受理,工伤职工的权益将难以得到维护。
针对工伤认定时过了鉴定期限能不能申诉,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用因为用人单位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生效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内申请;非劳动者及其近亲属原因导致超过认定时效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可以继续申请;仍然超过工伤认定情期限的,不得申请。
工伤认定期限一般是30天。工作中事故发生后,单位应在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超过30天不超过1年(时效)也可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单位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可以先到劳动仲裁裁定劳动关系,拿裁定书1年内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