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延履行或者其他违约行为处理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0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或者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可以适用定金罚则。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实践中如果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延迟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则。
针对合同单方违约赔偿怎么计算?,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一般需要按照合同违约方实施的违约行为所造成的实际损失来作出相应的赔偿。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违约金的数额、计算方法和支付方式的,那么就可以按照合同约定来进行赔偿。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违约金数额明显低于实际损失的,那么就可以要求违约方作出相应的补偿。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违约方损失赔偿额=实际损失+可得利益损失+可预见规则的限制。实际损失是指当事人因对方违约而造成的现有财产的减少,如标的物灭失、为准备履行合同而支出的费用、停工损失和减少违约损失而支出的费用等。可得利益损失又称作履行利益损失,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的情形下,因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而发生的损失。在实践中,当事人的实际损失不易确定或者无法确定时,可以采取反推的方法,将违约方所获得的利润,视为债权人的损失。买卖合同违约后以可得利益损失计算通常运用四个规则。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