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快速导航

民事诉讼中回避的主要方式是哪些

更新时间:2022.08.20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回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行回避,又称积极回避,即应当回避的主体主动申请退出审理活动的行为。审判人员具有以下情形的,应当自行回避: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近姻亲关系的亲属关系的; (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 (4)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兄弟姐妹关系的; (5)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有以上法定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主动退出该案件的审判及其他相关工作。 《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对“利害关系”、“其他关系”、“可能影响”等较为模糊的词语具体规定。学术界中,一般认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主要是指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涉及相关人员的利益:“其他关系”是指在前两种情形之外的某种关系,诸如老上级、老部下、老同事、老同学、老朋友等;有可能影响秉公办案的,但是必须以“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为前提条件,不能不加分析的一律回避。 回避的另一种情形是申请回避,又称消极回避,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根据法律规定申请法官退出本案审理活动的行为。
展开更多

针对民事诉讼中回避的主要方式是哪些,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爱心律师推荐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律师普法
更多 >

民事诉讼中法院人员要回避的情况: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与本案有利害关...更多>>

相关短视频
更多 >
1'07

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以下的三种方式,具体如下: 1、金钱赔偿:指在计算或者估算受害人...更多>>

专业问答
更多 >

民事诉讼中,回避的情形由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进行详细规定。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更多>>

法师兄 生活法律常识 刑事辩护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