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证据有以下几种。(1)书证。凡是用文字、符号、图画在某一物体上表达人的思想,其内容可以证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称为书证。(2)物证。凡是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证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称为物证。(3)视听资料。凡是利用录像、录音磁带反映出的图像和音响,或以电脑储存的资料来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称为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诉讼参加人以外的其他人知道本案的有关情况,应由人民法院传唤,到庭所作的陈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交的书面陈述,称为证人证言。(5)当事人陈述。当事人在诉讼中向人民法院所作的关于案件事实的叙述,称为当事人陈述。(6)鉴定结论。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对某些专门性问题,指定具有专业知识的人进行鉴定,从而作出科学的分析,提出结论性的意见,称为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为了查明案情,对与争议有关的现场或者物品,亲自进行勘查检验,进行拍照、测量,将勘验情况和结果制成笔录,称为勘验笔录。...查看原文
2民事诉讼证据提交时间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必须在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逾期提供的证据,法院一般不予采纳。当事人如确有困难,可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法院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准许延期。 在民事诉讼中,提交证据的期限因案件不同而有所差异。简易程序的期限为15天以下,普通程序的期限为15天以上,二审程序的案件期限为10天以上。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证据提交时间不少于30天,由法院指定或当事人协商后经法院认可。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法院可以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法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采纳但予以训诫、罚款。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必须在法院受理案件以后的一定期限内提交证据,这个期限可...查看原文
3民事诉讼证据清单怎么写
需要包括以下内容:1、证据标号;2、证据名称;3、页数;4、证据来源;5、证明对象。建议委托律师起草。刑事诉讼中的起诉,指享有控诉权的国家机关和公民,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指控的内容进行审判,以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并依法予以刑事制裁的诉讼活动。一、自诉案件立案条件有哪些按现行法律规定,提起刑事自诉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自诉人符合自诉的主体条件,仅限于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2、有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3、案件属于法定的自诉案件的范围,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4、被害人有能够证明被告人犯有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证据。5、受诉人民法院在地域上有管辖权。二、刑事诉讼法的职能包括什么内容刑事诉讼法的职能包括:(1)控诉职能,控诉职能是指向人民法院揭露、证实犯罪并要求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确定刑罚权的职能;(2)辩护职能,辩护职能是指针对犯罪嫌疑或指控进行反驳,说明犯罪嫌疑或指控不存在、不成立,要求宣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查看原文
4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73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正确适用该条规定的前提,首先是弄清举证责任的概念及其法律后果。所谓举证责任,简言之,即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所依据的事实应承担的以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关于举证责任何者承担的问题,民事诉讼法和《证据规定》对当事人对何种事实具有证据责任做了详尽的规定。同时《证据规定》第7条对上述规定未做规定的情况下何者承担举证责任做了规定,即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既然是责任,那么当一方当事人不能完成举证责任或所举证据被法院认定为不能证明待证事实即待证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时,将会导致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即通称的败诉风险。然而民事...查看原文
5民事诉讼证据标准
民事诉讼证据是收集案件真实情况的过程,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和鉴定结论等。其中,书证和物证是实物证据,证人证言是知情人陈述,当事人陈述是对事实的陈述,鉴定结论是对案件事实的判断。 民事诉讼证据是民事诉讼案件中收集、获取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的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证据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和鉴定结论等。其中,书证和物证是以物品或文字为表现形式的实物证据,如作案工具、赃款赃物、血迹、指纹、脚印等;证人证言是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向司法机关或有关人员作的陈述,如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当事人的陈述是对其主张的的事实陈述,如原告和被告在民事诉讼中的陈述;鉴定结论是由具有资格的鉴定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作出的对案件事实的判断。 民事诉讼证据的适用原则 民事诉讼证据的适用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对于证据的使用和适用所遵循的一系列准则和规定。这些原则旨在确保诉讼过程的公正性、合法性和证据的真实性。根据我国法律,民事诉讼证据的适用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充分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自由裁量原则等。合法性原则要求证据的获得...查看原文
6民事诉讼证据保全
分为诉前保全和诉中保全,时间点不同,要求不同,具体如法律规定。一、法院判决书下来了还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吗法院判决书下来后,是否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财产保全分为诉中保全和诉前保全,人民法院已经作出判决书的,不再适用诉前保全,然后是否适用诉中保全,应当根据以下情况进行确定:1、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书还未生效的,说明案件还是诉讼中,当事人还可以申请财产保全;2、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不可以申请财产保全。二、民事诉讼管辖范围包括哪些各国法律规定管辖不尽一致,一般按三种不同的标准划分:(1)以法律规定和法院裁定为标准,分为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2)以强制规定和任意规定为标淮,分为专属管辖和协议管辖;(3)以诉讼关系为标准,分为共同管辖和合并管辖。三、起诉对方财产可以先冻结吗不可以。当事人起诉对方,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受理,只有原告提供的证据确凿,而且涉及到资产往来,且原告提出财产保全的,法院在受理以后会立马冻结被告的资产。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分为诉前保全和诉中保全。其中,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即利害关系人必须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提起诉讼或仲裁,...查看原文
7民事诉讼证据特点
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于是通常意义上讲,民事诉讼证据既是指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向法院提供的或者法院依职权收集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种材料,也是法院认定有争议案件事实的根据。事实上,证据和证据材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虽然证据来源于证据材料,证据材料是证据的初始形态。但证据与证据材料却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证据材料要成为诉讼证据,需经过质证,还要经过法庭的审核和认定。其次,证据材料出现在诉讼的较早阶段,而证据则形成于诉讼的中后阶段,因为能否确定证据材料作为本案的证据只有在法庭调查终结和法庭评议以后。因此,我们认为,所谓民事诉讼的证据仅指民事诉讼证据,它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客观事实。民事诉讼证据的特点有三个,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所谓民事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必须客观存在的事实,即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指民事诉讼证据本身是客观的、真实的,而不是想象的、虚构的、捏造的。所谓关联性,是指证据与证明对象之间具有的某种内在的联系。关于证据的关联性问题上,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认为证据应具有关联性。...查看原文
8民事诉讼证据不足能立案吗
可以立案。法院受理民事案件主要是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条件,而并不是当事人是否有证据,但没办法胜诉,甚至有可能被指证为诬陷,所以,一定要取得确凿证据在起诉。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查看原文
词条目录
看完词条还不懂,在线问律师吧
3分钟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