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被告人申请调解,原告可以拒绝吗
时间:2023-04-27 17:00:19 422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原告提起诉讼后,被告人向法院申请调解的,原告是可以拒绝调解的,原告不同意调解的,法院要及时审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立案调解的意义

1、有利于充分表达当事人的意愿,是当事人意思自由最大化的表现。调解制度就是诉讼制度中意思自由的保证,它比判决程序更加灵活,更加人性化,允许当事人自由说话,适时表达、补充、变更自己的想法,以商量的方式解决问题,当事人在没有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干扰下所表达出的意见更加合理和切合实际,更加有利于矛盾的解决。

2、程序简单,方式灵活,利于迅速解决矛盾,节省司法资源。诉讼分为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但实际上无论普通还是简易程序都要经过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环节,普通程序对案件的调查了解更要求细致入微,证据收集更加全面准确,一次开庭难以解决的还需多次开庭,对审判人员的人数要求也有更多规定,所以一场诉讼进行下来,当事人和审判人员都是相当疲劳的,相比之下,调解程序灵活,可以快速、简便、经济地解决纠纷,缓解当事人的讼累,降低诉讼成本,达到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3、当事人在调解中达到双赢。调解减少了诉讼程序的对抗性,提倡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友好合作,允许当事人商量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在解决民事纠纷时维护双方当事人的长远利益和友好关系。

4、避免执行中的困难,实现调解与执行的有机统一。再合理的判决,如果不被当事人所接受,那么在最后的执行阶段必然困难重重,甚至可能由于一方的抵触规避,使得判决成为一纸空文,这明显有悖于法制建设的初衷,妨害法治社会的形成,所以审判人员有必要抓住一切可能进行调解的时机,适时的对案件进行调解,得出为双方当事人所乐意接受的结果。

全文85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证据收集
    证据收集是指司法机关为了查明案情,取得处理案件的依据或凭据,在立案受理前,依法向有关单位和公民调查取证的行为。为确保收集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客观性,您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1、询问当事人:通过直接与涉案人对话,获取事实真相。 2、收集书证:...
    更新时间:2023-10-28 15:07:02
查看证据收集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证据收集 最新知识
针对起诉被告人申请调解,原告可以拒绝吗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起诉被告人申请调解,原告可以拒绝吗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