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非法集资,业务员提供帮助作用的,构成犯罪的,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公司非法集资的,属于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刑罚的。
一、单位犯罪应负什么刑罚
单位犯罪是指为单位利益而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说明我国刑罚在处罚单位犯罪时,原则上采取“双罚制”,同时也不排除法律特殊规定的“单罚制”。所谓双罚制又称两罚制,是指对于单位犯罪的,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在我国刑法中对绝大多数的单位犯罪实行的是双罚制。所谓单罚制又称代罚制,是指对单位犯罪的,不判处单位罚金,只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第396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就是单罚制的一个典型的立法例。
二、诈骗案件中法人和股东怎么判
诈骗案件中,法人和股东的判刑。公司的法人和股东,是诈骗案件中的主要责任人或者负责人的,首先要认定主、从犯,再依据诈骗财产数额量刑。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公司的法人和股东应当负责任的前提,是诈骗案件属于单位犯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三、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
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人是指在单位犯罪中对单位起主要决策作用的主管人员,也可以说是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可能是一人,也可能是多人。对单位犯罪负有直接责任,是追究单位犯罪中领导或决策人员刑事责任的基础。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判处刑罚。
单位犯罪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全文93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