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未满十八岁者不得驾驶机动车上路,因此他们需对造成的任何交通事故承担相应的责任。
首先是民事责任方面,当未满十八岁的司机驾驶车辆引发交通事故时,应当自行承担其个人财产所能承受的赔偿费用。
根据未成人年长程度,可分为无法或相对有限的行为能力人士和完全行为能力人士两类。
通常来讲,大部分未成年人都并无个人财产,亦或是财产数量极少,然而也有少数未成年人可能通过赠予、继承等方式得到相对较多的资产。
若该未成年人暂无财产或财产不足以抵扣赔偿金额,则监护人便会依法承担起民事赔偿责任,而监护人大多数情况下应为家长,也有例外如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家长失去监护能力或不幸去世,此时,则须由除父母之外的亲属担任监护人,然后由其肩负赔偿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由单位负责监护,则不在此列。
只要监护人尽职尽责做好监护工作,即可适度地减少其负担的民事责任。
接下来是刑事责任方面,法律明确规定“交通事故”是指因车辆在道路上存在过错或发生意外导致的人身伤害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若司机年满十四周岁且有意制造交通事故,导致他人死亡,那么他们将面临被控犯有故意杀人罪的刑事风险。
而若司机年满十六周岁且有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例如驾车失误酿成重大事故,致使他人重伤、丧生或是公共财产大幅损失,那么将必须面对须承担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
若有在道路上大量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车狂飙似竞赛,严重影响公众安全的行为,那么也同样将面对需承担危险驾驶罪的刑事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全文91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