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当事人遭受民事纠纷之诋毁指责,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其立场,那么他们完全有权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自卫,将纠纷付诸于诉讼解决。而当不实之言对个体名誉产生负面影响时,无疑侵犯了个人的名誉权。对此种情况,当事人可寻求法律援助,要求侵权方立即停止侵害行为。若诽谤行为情节严重,甚至可能导致造谣者触犯诬告陷害罪,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att.110ask.com/tutuku/100/100001/oenqlr3dkwmbx.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8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