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三年多了,我国对外贸易仍呈现出加速向上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出口也面临各种新兴贸易壁垒的挑战。这两年,实际损失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以上。全国政协常委、江门市副市长李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壁垒的表现形式通常就是标准,改善外贸相关部门和企业对应对和防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已是当务之急。
广东外贸因标准问题每年损失200亿美元
WTO的统计显示,从1995年至2007年5月31日,各成员通报影响贸易的新规则总量为23897件,其中技术性贸易措施16974件,占总量的71%。而在这股浪潮中,中国成为最大受害者。
李崴认为,由于我国出口企业对国际贸易标准缺乏了解,单证、标签等不符合国际标准造成的滞关、压仓、退货等事件,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程序简化与标准化方面近年来损失巨大。
据2009年广东省外经贸协会针对广东外贸企业的调查,每年总额达4000亿美元的外贸生意,因对国际贸易标准的不了解而造成货款无法回收的比例就达5%,总额约200亿美元。这个误差率是国外的20倍。又如,本来可以赚10万美元的一批出口灯具,因为中国企业将发货单证上的国家码写成了三位数而不是联合国标准的两位数,货物便被某国当地海关计算机系统排除在外,货物一压就是三个月,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大大损失了一笔。谈及这些不必要的损失,李崴深感惋惜。
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标准的制定
对于国际贸易,联合国贸易简化与电子业务委员会陆续推出了33个建议书、7套标准和5套技术规范,对于这些文件,联合国是时时发布、时时维护的。李崴表示:我们遵循的很多标准都是10年、20年才修订一次,远远跟不上发展。
李崴在调研中发现,国家的《职业资质标准》和《中国职业大典》里,国际贸易领域还是空白。同时,由于我国对国际贸易简化和标准化重视不够,相关工作已中断达10年之久。全国1000多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大专院校中,至今甚至没有一本有关国际贸易标准化的教材,也没有一所院校设有国际贸易标准化教学科目,更没有相关培训。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少之又少。李崴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国际标准已近20000项,但我国企业参与制订的仅20余项。另外,负责制订这些标准的机构全世界有900多个,但我国参与其中的不足10个。这意味着我们在很多时候没有话语权,在贸易壁垒的应对上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
他呼吁有关部门要及时修订有关国际贸易标准化的标准和文件。尽可能多、尽可能早地参与到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法规标准的拟定进程中,增强我国在国际贸易标准化的话语权。李崴建议说,国家急需加大投入,立即对我国的外贸企业有关人员的国际贸易标准化知识方面进行应急补救性的培训。此外,推荐和提倡全国大专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开设有关国际贸易标准化方面的专业课程,并定期向政府部门、外贸企业、海关等单位宣讲普及国际贸易标准化的基本知识。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