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
时间:2023-06-12 15:00:32 283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保险业影响

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近20年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多次调整。

自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中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设计及执行者——中国人民银行在这个时候做出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决定,将对整个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中国的保险公司经过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上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必然会通过种种渠道作用于保险公司,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与保险投资的关系

自从《保险法》正式颁布实施以来,中国保险业的主要投资渠道有:银行存款、买卖各种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以及优质的企业债券*,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股票二级市场,进入银行间市场从事现债交易、国债回购业务、资金的拆借业务等。

由于保险公司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中国人民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的决定,对保险公司投资业务的影响成为该货币政策对保险公司的最大的利益关系所在。

1.与保险公司银行存款及拆借业务投资的关系

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的上调,整个商业银行体系中会有大约1500亿元的资金被冻结,而这之前各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已经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商业银行新增加的贷款,所以在该政策出台之后,商业银行体系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余额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贷款的利息收益较高,而且可以通过增加贷款来扩大资产总量,达到降低不良贷款率的目的,因此面对资金的短缺,商业银行收紧贷款的动力不足,于是商业银行减少了自身在同业市场上的拆借资金投放,导致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链开始紧绷。

在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中,投入银行体系中的资金占了半数以上,从2002年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状况来看,银行存款与拆借业务占据其运用资金总数的54%左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必然会通过银行体系影响这部分资金的运作以及收益。

一方面,由于中国过去几年内货币政策整体而言比较松,银行的资金相对充裕,所以保险公司大额存款的协议存款利率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2001年保险公司的协议存款利率曾达到5%,但是到2003年初已经降为3.4%。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之后,股份制银行普遍资金吃紧,国有商业银行一度充足的超额准备金也大部分被冻结,整个银行体系对资金的需求将比以往更加强烈。保险公司的存款金额巨大,期限较长,并且相对来说很稳定,必将成为各个商业银行竞相争夺的对象。面对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在协议存款利率的谈判中便可以获得一定的主动,通过与银行的协商提高自己巨额资金的存款利率,实现这部分资金的收益率的上升。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不良贷款 最新知识
针对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