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了协议离婚的条件和禁止情况。协议离婚需要双方自愿达成一致,如果有一方不同意,则只能通过法院起诉离婚。双方要求离婚且对子女抚养、夫妻生活困难的经济帮助、财产债务处理等问题达成协议,否则只能通过法院解除婚姻关系。另外,如果一方或双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未办理结婚登记,则不能进行协议离婚,只能到法院办理离婚手续。
以下情况禁止协议离婚:
1.一方提出离婚申请,另一方不同意。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离婚的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
2.双方要求离婚,但对子女抚养、夫妻生活困难的经济帮助、财产债务处理等未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只能通过法院解除婚姻关系。
3.一方或双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如果一方是精神病患者,被医院诊断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民政局不能接受离婚申请,因为民政局无法确定当事人是否有真正的自愿离婚意愿。
4.未办理结婚登记。如果当事人是事实婚姻或同居关系,根本没有办理结婚登记,如果现在离婚,只能到法院办理离婚手续,民政局不予办理。
协议离婚的相关限制
协议离婚的相关限制是指在离婚协议中,对于双方财产分割、债务清偿、子女抚养等方面的规定。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的规定,夫妻双方可以自愿达成离婚协议。离婚协议自双方签字后生效。
在协议离婚过程中,双方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平等、自愿、诚实、合法。同时,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八条的规定,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不应包括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在离婚协议中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当明确,并在协议中约定。
关于债务清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八条的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如果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因此,在离婚协议中对于债务的清偿应当明确,并约定债务的承担方式。
关于子女抚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的规定,夫妻双方有子女的,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无权干涉。但是,对于子女的日常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夫妻双方可以协商处理。协议未明确的,按照夫妻双方实际支付的费用计算。因此,在离婚协议中对于子女抚养费用的划分应当明确,并约定子女由哪一方直接抚养。
综上所述,协议离婚的相关限制包括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债务清偿以及子女抚养等方面。在离婚协议中,双方应当遵循平等、自愿、诚实、合法的原则,明确约定相关事项,并在协议生效后共同遵守。
协议离婚需遵循平等自愿诚实合法原则,明确约定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债务清偿及子女抚养等问题,并在协议生效后共同遵守。同时,《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八条明确规定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不应包括夫妻共同债务,但债权人能证明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八条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