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追讨期限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的,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债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存在法定中断事由的,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从中断的事由消失起重新计算。
一、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举例子
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中止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在时效期间届满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发生而产生阻碍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在于: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
二、借款合同诉讼时效的规定是怎样的
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没有约定还款期限或还款期限约定不明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因而其三年的普通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但如果贷款人未曾主张债权,就不能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三、民法典侵权的诉讼时效怎样规定
民法典侵权的诉讼时效规定为三年。以民间借贷为例,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满三年。对于借款期限没有约定和约定不明确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据此,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其诉讼时效从出借人主张返还之日的次日起开始计算满三年。
全文74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