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解决医疗纠纷的主要有三大途径:
1、卫生行政机关调处纠纷
由于历史原因所致,我国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既开办医疗机构,又管理医疗机构,易产
生部门利益保护,其公正性无法保证。
2、纠纷双方通过协商自行解决
这种方法虽然经济,简便,但由于程序不规范,定性不清,责任不明,难以保护纠纷
双方的合法权益。其结果往往是医方付出巨额经济损失为代价了结纠纷。
3、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
虽然程序是最公正的,其严肃性和强制性也是对强的,但诉讼成本高,程序复杂,审
理效率低。由于绝大多数法官缺乏医学知识,对证据效力和诉讼行程都难以把握,造成了
医疗纠纷案件的定性和处理困难。
一、申请仲裁流程
1、当事人申请
提出仲裁要求的医患一方应当在纠纷发生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即受理时效内)向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案件受理。
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应当在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对决定受理的应通知被诉方,并组成仲裁庭。
3、案件审理
仲裁庭处理医疗纠纷应当先行调解,在自愿合法的原则下促使医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若调解不成功则不应久调不决,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4、仲裁的执行
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如同法院的裁判书一样,当事人必须履行。当败诉方在不自动履行仲裁裁决的情况下,胜诉方可请求法院强制执行仲裁裁决。通过法院的强制执行能体现仲裁裁决的权威性,在保证实现当事人权利的同时。
全文61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