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外情财产权益维护:权益保障方法与途径
时间:2023-07-19 13:30:07 399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1、有关离婚事宜,可以协商。如果要离婚,可以协议离婚,对夫妻共同财产协议怎么分割。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去法院起诉离婚。2、对方有外遇,要有确切的证据,如果对方有外遇,相当于对方有过错,离婚时可以向法院请求对方支付损害赔偿。3、对于房子,如果是婚前买的,那属于个人财产,对方不能分割。但是如果是婚后所买,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有权要求分割。

职场女性如何维护自身特殊权益?

据媒体报道,某知名高校的女研究生小李应聘到某家公司,不料,签订劳动合同时,公司方面提出一个条件:乙方在公司工作三年之内不得怀孕生育,否则视为违约。面对就业高压,小李被迫含泪写下不生育保证书。

在很多人看来,这已司空见惯。女性就业几年内不得生育似乎早已成为职场潜规则。调查现实,40%的女性在孕期没有受到特殊保护,因生育等正常生理行为受到权益侵害。要工作还是要孩子,已成困扰许多女性的两难问题。本次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就此呼吁,生育是人类对社会、家庭的一种责任,是社会的一种整体需求,生育带来的问题,不是由女性个人造成的,应该由整个社会来共同承担。

本文以法官释法的形式为大家介绍职场女性如何维护自身特殊权益

产假期间被降薪生育费用无处报

2005年3月15日,李女士进入一家公司担任促销主管,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至2008年3月14日。2008年2月8日,李女士入院待产,并于2008年2月10日行子宫剖宫手术产下一子,其自行支付生育医疗费用4000余元。公司没有给李女士办理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只是在2008年2月1日至6月15日四个半月的产假期间,按每月730元的公司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李女士产假期满后,公司没有让她上班,也未向其支付工资。

2008年7月10日,李女士以公司拖欠工资及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为由,向公司邮寄了被迫辞职通知书,并提起仲裁,要求公司向其支付产假期间的工资差额及生育医疗费用。仲裁裁决支持了李女士的请求,公司不服,提起了诉讼。

法官释法: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应当将劳动合同的期限顺延至孕期、产期、哺乳期期满为止。李女士与公司的劳动合同期限至2008年3月14日,双方劳动合同期满后,因李女士处于休产假及哺乳假期间,故双方劳动合同的期限应当顺延至哺乳假期满。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规定,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在其因生育依法享受休假期间,应当支付工资。现公司按最低工资标准向李女士支付产假工资,不符合法律规定,应补足其差额部分。

因公司没有给李女士办理生育保险的参保手续,故李女士因生产发生的生育医疗费用,应由公司负责报销符合生育保险报销标准的部分。据此,法院判决公司给付李女士产假工资差额及生育医疗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因李女士于2008年7月10日以公司拖欠工资及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为由,向该公司邮寄了被迫辞职通知书,故双方劳动关系于2008年7月10日解除。这就是说因怀孕生育导致的已到期劳动合同的顺延不是绝对的,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或者劳动者因自身原因主动申请辞职的,法律并不禁止双方解除劳动关系。

大病未愈遭辞退单位违法被判赔

金女士1989年1月到一家时装公司工作。2006年12月26日,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7年8月开始,金女士因患有重大疾病开始休病假,病假期间公司按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向金女士支付病假工资。

2008年9月23日,公司向金女士出具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要求于2008年9月25日与金女士解除劳动合同。金女士认为公司做出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违法,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给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支持了金女士的请求,公司不服该裁决,起诉至法院。

法官释法:

金女士与时装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依合同约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3条、第4条的规定,医疗期应根据职工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本案中,金女士于1989年1月起即在时装公司工作,至2008年9月金女士在公司累计工作年限已满19年,故金女士的医疗期应为18个月。2008年9月23日,公司向金女士出具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时,正处于金女士的医疗期内。故时装公司在金女士医疗期内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规定。

在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如果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鉴于金女士不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故公司应向金女士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因时装公司于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向金女士支付的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故应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赔偿金。据此法院判决服装公司给付金女士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退休发挥余热劳动关系遭遇否定

杨女士是一家企业的干部,2006年,55岁的杨女士在该企业办理了退休手续。

2008年5月,杨女士为了发挥余热,与一家公司签订一年期的劳动合同书。2008年9月开始,杨女士没有再到公司上班,公司也没有向她继续支付劳务报酬。2009年5月,杨女士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向其支付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的工资、经济补偿金等费用。仲裁机关最终以杨女士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为由,决定对其仲裁申请不予受理,杨女士不服,起诉至法院。

法官释法:

根据目前法律规定,女性的退休年龄较男性早,即女工人于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退休,享受退休待遇。劳动者退休后,已不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故其与新用人单位建立的法律关系应为劳务合同关系。

杨女士为国营工厂退休干部,于2006年办理了退休手续,故杨女士与与其原单位之间是劳动合同关系。杨女士退休后虽然与新的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书,但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实际上仍应为劳务合同关系。因杨女士与该公司系劳务合同关系,故杨女士依据劳动合同关系而主张经济补偿金、未提前一个月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一个月工资代通知金,没有法律依据。

另外,虽然杨女士主张自己在2008年9月以后完成了公司分配的工作任务,却没有提供相关的证据,因此法院最终判决驳回杨女士的诉讼请求。

大病未愈遭辞退单位违法被判赔

金女士1989年1月到一家时装公司工作。2006年12月26日,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7年8月开始,金女士因患有重大疾病开始休病假,病假期间公司按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向金女士支付病假工资。

2008年9月23日,公司向金女士出具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要求于2008年9月25日与金女士解除劳动合同。金女士认为公司做出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违法,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给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支持了金女士的请求,公司不服该裁决,起诉至法院。

法官释法:

金女士与时装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依合同约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3条、第4条的规定,医疗期应根据职工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本案中,金女士于1989年1月起即在时装公司工作,至2008年9月金女士在公司累计工作年限已满19年,故金女士的医疗期应为18个月。2008年9月23日,公司向金女士出具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时,正处于金女士的医疗期内。故时装公司在金女士医疗期内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规定。

在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如果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鉴于金女士不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故公司应向金女士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因时装公司于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向金女士支付的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故应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赔偿金。据此法院判决服装公司给付金女士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退休发挥余热劳动关系遭遇否定

杨女士是一家企业的干部,2006年,55岁的杨女士在该企业办理了退休手续。

2008年5月,杨女士为了发挥余热,与一家公司签订一年期的劳动合同书。2008年9月开始,杨女士没有再到公司上班,公司也没有向她继续支付劳务报酬。2009年5月,杨女士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向其支付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的工资、经济补偿金等费用。仲裁机关最终以杨女士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为由,决定对其仲裁申请不予受理,杨女士不服,起诉至法院。

法官释法:

根据目前法律规定,女性的退休年龄较男性早,即女工人于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退休,享受退休待遇。劳动者退休后,已不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故其与新用人单位建立的法律关系应为劳务合同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全文3.9千字,阅读预计需要1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离婚诉讼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新时间:2024-01-09 18:00:05
查看离婚诉讼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离婚诉讼 最新知识
针对婚姻外情财产权益维护:权益保障方法与途径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婚姻外情财产权益维护:权益保障方法与途径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