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折磨也依法认定是家庭暴力。根据相关规定,法律意义上的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费案例(一方家庭暴力)
案情总结:
准许离婚。男方被判决离婚时赔偿女方精神损失费1万元。
案情叙述:
闪婚埋祸根疑心酿裂痕
1994年,家住-市的25岁甲与24岁乙相识了,二人不久便确立恋爱关系,几个月后,两人便迅速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一男孩。
由于婚前缺乏了解,婚后夫妻间“战事”连连,最让丈夫甲耿耿于怀的是,听说妻子婚前曾与他人同居生活,而这些,妻子乙一直隐瞒着自己。于是,甲开始怀疑妻子的生活作风,在他看来,妻子是个道德败坏,不珍惜婚姻生活的人,婚后经常以加班为由与其他外地男人来往,但妻子乙坚决否认有此事。由于对妻子的不信任,夫妻间经常因家庭小事引起矛盾。
恶言扰妻子还责娘家人
2002年,甲以乙搞婚外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但梁家二老认为儿子的怀疑没有理由缺乏证据,反对离婚,甲只好撤诉。此后,甲离家出走,长期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撇下妻子乙在家中料理家务,抚育小孩。
在甲打工期间,他虽然来信不少,但没有只言片语是好话,反而经常在信中恶言骚扰妻子,说乙婚前欺骗她,婚后不守妇道等等,甚至还将信寄到妻子的娘家,说乙的家人没有管好自己乙等。这一切,导致乙丧失了对婚姻的信心,背负上沉重的心理压力。
再闹离婚妻索精神赔偿
2005年12月8日,甲从外地回家,再次向-市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这一次,乙没有丝毫想挽救婚姻的意思,非常干脆地同意离婚,但却提出高达10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理由就是甲经常利用信件对她及娘家人进行恶言中伤、骚扰,其行为对她及亲属的精神及人格利益造成了损害。
写信给妻子也要赔偿精神损失?在法庭上,甲对妻子的请求嗤之以鼻,认为自己写信是为了发泄一下,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再者,妻子不仅没有如实告诉她婚前与人同居的事情,还在婚后乱搞男女关系,霍家人也没有对此进行规劝,但是对于这些,甲没有在法庭上举出具体的证据。
法院判决
造成女方精神损害要赔偿
到底丈夫写信骚扰妻子要不要承担精神赔偿?-市法院一审开庭审理后,于今年7月份对这起罕见的婚姻官司作出判决。法院认为,综合双方意见,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应准许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十三条
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