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犯罪构成要素
时间:2023-07-06 16:35:00 144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任何犯罪都包括四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2、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具体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条件。3、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犯罪主体中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其中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4、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犯罪的故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故意,另一种是间接故意。犯罪的过失也分为两种:一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二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构成要素是什么?

对于不作为的作为义务来源,应当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加以确定。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构成要素应包含以下五方面内容:

(1)法益处于危险状态之中。

(2)行为人的先行行为对该法益危险状态的形成具有必然或者相当的“因果关系力”。

(3)行为人的先行行为不能独立成罪,也不能被另一罪名所完全包容。

(4)行为人不履行该特定义务时,法益危险状态会必然、至少是符合众所周知的生活经验地发展为法益现实的危害结果。

(5)行为人明知法益危险状态的存在且有采取积极行为以避免法益危害结果出现的现实可能性。对于何谓“明知”,刑法学界的通说认为,直接故意的明知是知结果发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而间接故意的明知是知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存在上述五个要素的情形时,行为人就负有特定义务。换言之,存在上述五要素情形时,行为人仍不作为即没有采取积极举动,法益危害结果也客观出现了,那么对行为人就能够也应该予以定罪论处。因为在客观方面,法益危害结果同行为人的先行行为和不作为所组成的整体行为之间具有必然的或者相当的因果关系;且行为人是在主观上具有意识力、意志力的情况下,实施先行行为在前,续以故意的不作为在后,在主观方面明显具有罪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新时间:2024-01-07 17:30:07
查看犯罪构成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犯罪构成 最新知识
针对研究犯罪构成要素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研究犯罪构成要素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