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如何计算诉讼时效
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是60天,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开始计算。因为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要证明你已经提交了辞职报告。如果强行走人,而单位可以不认为是解除劳动合同,是旷工。那单位可能反过来,将你除名,而单位从何时除名,单位可以自行掌握。因为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取得证据的方法可以是让单位领导签收你的辞职报告,或者找见证人,或者挂号邮寄等等。如果单位没有在你解除劳动合同后60日内提起仲裁索要违约金,那单位今后再追究你的违约责任,恐怕就过了时效了。当然可以向单位要求转移档案,这个不受时效限制,当然你也可以在快到60日前申请仲裁。
二、什么是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劳动合同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也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基本前提,在劳动法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三、劳动合同书面形式的严格要求
《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第81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结合这三条的规定,可以认为《劳动合同法》所指的书面劳动合同,仅限于合同书形式,不包括法规所指的数据电文等其他书面形式。
全文68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