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罪的犯罪客观要件如下: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对于具有这类情况的家庭成员外,不发生遗弃的问题。2、行为人必须负有扶养义务。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行为人能够负担却拒绝扶养,能够负担,是指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并有能够满足本人及子女、老人的最低生活标准(当时当地的标准)外有多余的情况;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综上所述,夫妻双方在婚姻生活中应该互相照顾,不能因为一方患病瘫痪就不照顾,这样有悖于社会公德。并且,这种行为还是违法的,经过调解无效的,公安机关可以对另一方行政拘留。当然,遗弃行为很严重的,构成犯罪的,还会追究当事人的刑责。
遗弃罪的立案标准
负有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
遗弃一般由发生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只有当该罪名没有被提前公诉时,法院才有管辖权。但是无论是哪里管辖,都是为了解决遗弃的问题,降低遗弃行为的发生率,保护老人和孩子的合法权益,让老人有舒适的养老环境,让孩子有快乐的成长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全文80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