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钱时对方借条丢了,可以要求对方出具收条或者其他书面还款证明,证明债务人已经偿还完毕全部债务。如果日后债权人主张债务人未还清欠款提起诉讼的,债务人可以以此为证据证明自己还清了借款;在债务人提供证据证明还清欠款后,债权人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一、借条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借条是证明借贷合同关系,是出借人向借款人交付借款时,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一种借贷事实的依据。
1、借条的诉讼时效期限是3年,从借条上注明的还款日期的当日起算。超过3年出借人未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将不再保护。
2、对没有注明还款日期的借条,出借人可以随时向借款人要求还款,但是如果出借人在借款人出具借条后的20年内没有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不在起算。借条的诉讼时效是二年,从债权偿还期限届满起计算。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从债权人第一次要求债务人偿还起计算。如果借条未约定偿还期限,也未向债务人主张债权,那么此债权的时效为二十年,二十年后则不再受法律保护。
3、欠条的诉讼时效也是3年,已标注清偿欠款日期的,诉讼时效从标注的清偿日期之日起算,没有标注清偿日期的,诉讼时效从出具欠条的次日起算。
写欠条和借条时的注意事项:
1、身份问题:债权人应当审查债务人的身份证件,并要求债务人当面书写借条。如果借款人同时又是某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话,债权人一定要明确债务人是该借款人本人还是其所代表的公司或企业。最好能够留下借款人身份证复印件,为日后可能发生的诉讼做好准备。借条必须由债务人本人填写;
2、语言问题:打借条时不要使用多音、多义字;
3、利息问题:利率要合乎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二、欠账6年了还能不能起诉
欠账6年了可以起诉,欠债六年不代表就一定会超过诉讼时效。如果债虽然有六年了,但是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尚未满三年;或者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情况下,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债权后的时间尚未超过三年的,则就还在诉讼时效内,仍然是可以起诉的。
在我们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里,债务人欠债权人的钱六年,债务人是可以向法院起诉,但是在胜诉权方面,要具体分情况,如果是债权人有一直主张自己债权,债权人是由胜诉权,如果债权人没有主张过自己权利,债权人就没有胜诉权,但是可以起诉,若此时被告没有提出诉讼时效过时的抗辩,权利人仍然可以胜诉。具体如下:
1、如果借条上约定的还款期限已经到期、对方没有还款的,可以起诉;如果未到约定的还款期限,尚不能起诉;
2、如果借条上未约定还款期限:自债权人催要、并给予债务人合理期限偿还后,超过确定的偿还期后可以起诉,诉讼时效是2年;
3、起诉时,可以写好起诉状、带上身份证上、相关证据,到被告户口所在地(常住超过一年的常住地)基层法院的立案庭请求立案。
债务人在将欠款还给债权人之后,没有向债权人索要欠条,也没有销毁,那么债权人事后仍然可以依据手上所持有的欠条要求债务人还款,欠条就是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证据。此时,如果债务人有证据举证自己已经还款,才可以得到法院支持;否则,债务人必须再次履行欠条上的还款责任。
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当事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三、借条是否需要写归还的日期?
有还款期限的借条,其诉讼时效应该从注明的还款期限之日起计算的三年内。
借条中的归还日期由双方自行约定,有约定的就写,没有约定的就不写。实际生活中,不少人对借条是没有明确约定还款期限的,对于此,债权人(出借人)是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借款人)履行其还款义务,但是我们需要给债务人一定的准备期限。诉讼时效期间是从债权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在诉讼有效期内,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其的还款义务,如果在有效期限内债务人拒绝或者拖欠归还欠款,那么债权人可以在三年内随时起诉债务人,但一定要在有效诉讼期内起诉,否则很有可能丧失胜诉权。
借条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书面凭证,是有债务人撰写并且签字盖章,说明债务人欠下应对债权人归还的借条上的金额。借条是指借个人或者国家的的现金或物品时需要写给对方的书面凭证。
债务人将所欠金额归还之后,双方的债务关系解除,那么债务人可以撕毁或者作废借条。借条一种凭证性文书,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商务方面。
以法律的角度来看的话,借条是证明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证明债务人欠下债权人借条上注明的金额,对于借条上的归还日期,可以写,也可以不写,写的话债权人一定要书写清楚,只有书写规范,日期明确,才能保证债权人的利益。
全文2.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