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一个积极有效的证券监管体系应该由三个层面构成:第一层是政府监管机构的集中管理;第二层是自我管理机构的自律管理;第三层是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的内部管理和对市场的监督作用。相对而言,在我国证券监管体系中,第三层次的监管作用长期处于被忽略的位置,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突出表现在证券承销商对上司公司的监督作用不强。
为了提高承销商的责任感,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了保荐人制度。保荐人好比是上市公司的保姆,其责任和义务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证券承销商,而担当起培育企业成长,并为投资者和监管当局了解企业、监管企业提供桥梁的重要角色。作为保荐人,券商的责任和风险同时也大大增加了。
一方面,保荐人承担企业发行、上市的责任。虽然有的保荐人制度并未规定保荐人一定要由承销商担当,但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新上市公司的承销资格都是由保荐人承担。我国香港的保荐人制度规定上市公司可以聘请主保荐人、副保荐人和联席保荐人,公司的上市承销基本上都是由主保荐人牵头完成的。
另一方面,除了承销业务以外,保荐人还肩负着两大责任。其一,监督和扶持上市企业成长。公司申请上市之时,保荐人必须确保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符合有关上市的具体要求以及相关法律的规定,确信被保荐人的全体董事具备担任董事职务所需的专业技能及经验,督促被保荐人严格履行公开披露文件中承诺的业务发展目标、募集资金使用及其他各项义务。这些职责都有别于传统承销业务的规定,大大增加了保荐人的职责要求;其二,保荐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加以事先审核。公司上市时,保荐人必须指导被保荐人按照规范要求制作股票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并对其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连带责任;在除了上市以后的保荐期内,保荐人还必须认真审核被保荐人拟公告的所有公开披露文件,确信其符合有关信息披露规定的规定。
从保荐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来看,保荐人是上市公司和交易所、证券监管部门沟通的桥梁,其所处的地位具有双重特征。一是保荐人是上市公司利益的代表;二是保荐人又承担了对上市公司监督的责任。这就意味着保荐人和交易所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保荐人是否能够尽职地履行证券监管部门赋予的监督职责,取决于不尽职所获收益和所承担风险之间的比较。
就承销业务而言,保荐人负责推荐公司上市,为了保证上市成功,其有充分动机维护上市公司的利益。就这点来看,保荐人同以往的承销商并无区别。但是保荐制度一般都规定最短的保荐期限,大多为两年,而且从公司上市推荐到上市后的资金使用、业务发展,保荐人都必须负责监督其行为是否符合上市公司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对被保荐人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这就极大提高了保荐人承销业务的风险和责任,虚假包装的行为将在很大程度上被抑制。就内幕交易行为而言,公司上市后,保荐人还要负责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状况进行审核。因此,保荐人是公司内幕信息的主要知情人,其中可能会出现保荐人利用内幕信息为自营部门服务,或者同上市公司联手操纵股价行为。因此,这就需要大大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时效和频率。随着监管能力的不断加强,券商的违规行为将得到有力的抑制。如保荐人有违规行为,其获得的处罚措施包括通报批评、公开批评、警告、没收非法所得、暂停其保荐人资格、取消其保荐人资格等等。一般在暂停保荐人资格期间,虽然不得再开展新的保荐业务,但仍可以从事股票承销业务;保荐人被取消保荐人资格的,必须停止所有新上市公司的保荐业务,但仍可以从事股票承销业务。
鉴于我国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具有一定特殊性,推行保荐人制度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起到扶持上司公司发展的作用,通过接受保荐人的指导和监督,使新上市公司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良性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连带责任等利益机制将保荐人和上市公司的行为捆绑起来,券商出于自身的风险因素出发,必然加强对公司上市募股以及资金使用、信息披露等行为的监控。通过保荐人制度,很大部分监管职责将从证监会转移到券商的自律监管,有利于证券监管能力和效率的提高。
全文1.6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