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都涉及公私财物所有权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直接故意,但两者的客体、客观表现、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立案标准和刑期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虚假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较大数额的公共或私人财物的行为。主要特征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骗术,即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自愿地”交出财物。
3、主观方面,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直接故意。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主要特征:
1、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3、主观方面表现为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直接故意。
可见,两罪侵犯的客体都有公私财物所有权,主观上都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直接故意,但二者还是存在明显区别:
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罪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在行为上着重于“骗”,即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而敲诈勒索罪强调“敲”,即实施了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
3、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诈骗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
4、立案标准不同:诈骗罪,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
5、刑期不同:诈骗罪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敲诈勒索罪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
诈骗与敲诈的立案标准
诈骗与敲诈是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它们的立案标准也有一些区别。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手段使被害人受蒙蔽而自愿将财产转移给犯罪分子,数额较大的行为。而敲诈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威胁、恐吓或者其他方法强迫被害人交出财物或者放弃某种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都是数额较大的行为,如果受害人的损失达到一定的数额,则可以构成犯罪。但是,两者的区别在于犯罪目的、手段和影响范围等方面。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手段使被害人受蒙蔽而自愿将财产转移给犯罪分子,数额较大的行为。诈骗罪的主要目的是非法占有,即犯罪分子通过欺骗手段获取被害人的财产,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或者要求。诈骗罪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主要针对的是被害人本人。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威胁、恐吓或者其他方法强迫被害人交出财物或者放弃某种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敲诈勒索罪的主要目的是非法占有,即犯罪分子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或者放弃某种利益,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或者要求。敲诈勒索罪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大,不仅针对被害人本人,还可能波及到其家人和朋友。
因此,诈骗和敲诈勒索虽然都是犯罪行为,但它们的立案标准有所不同。如果受害人的损失达到一定的数额,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具体的罪名。
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虽然侵犯的客体都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但两者的区别在于犯罪目的、手段和影响范围等方面。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手段使被害人受蒙蔽而自愿将财产转移给犯罪分子,数额较大的行为。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威胁、恐吓或者其他方法强迫被害人交出财物或者放弃某种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目的、手段和影响范围等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全文1.6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