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已经成为城市老年人最关注的话题,很多商家瞄准了老年保健这块利润丰厚的“唐僧肉”,名目繁多的保健品一夜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最近一段时间,南昌市街头巷尾经常出现“保健品”推销陷阱,不少不明真相的老年人因此上当受骗。江南都市报记者经多日调查采访,揭露保健品推销的种种陷阱。
保健品推销无孔不入
投诉之一
家住南昌县莲塘镇的王先生向本报反映,有一帮人专门打电话到他家,并组织一些老年人在他家附近一名为“洁惠花园宾馆”的酒家7楼开健康报告会,主要是推销一些被子、毛毯、枕头之类的产品。而且这些产品分了多种档次,仅被子就有3个档次,最便宜的也要2826元。当时他父亲共花了3900元买了一个“保健枕”和一床“保健被”。买回来后用了几个月,发现并没有什么“神奇”效果。
投诉之二
11月17日,南昌市青云谱区的黄医生向本报反映,有一家保健品公司联合当地社区以免费游玩的名义,邀请了近百名退休老职工前去游玩,但途中又改成了保健品推销会。当时就有三四十名老职工购买了该保健品,一盒要190多元,最少要买3盒,共需580多元。而且老年人参加活动时,不准带年轻人甚至保姆一起参加。
投诉之三
11月23日,有读者投诉称,20多天来,每天早上五六时,南昌市有不少老年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拥入省体育馆,参加一家名为“广州百草堂药业有限公司”的产品推介会。参加推介会的人成千上万,种种迹象让人生疑。
保健品推销五大陷阱
之一:打着“义诊”旗号推销产品
【有一些保健品厂商组织到社区、公园等处开展“免费检测”等活动,用虚高的检测结果吓唬消费者,进而推销产品。】
南昌市年近八旬的熊老太太就上过一次当。有次,熊老太太和几位老人在福州路上散看见路边有几个穿白大褂的年轻人,摆着桌子,打着“免费检测身体”的横幅。遂上前“把把脉”,几个年轻人用医疗器械帮熊老太太检查了一番后称,血脂偏高,血管堵塞。见熊老太太被吓着了,年轻人就开始推荐一种名为“xx胶囊”的保健品,每盒186元。熊老太太花1000多元买了一个疗程,服后出现上吐下泻、舌头发黑、身体脱水等症状!
之二:套老人电话搞推销
【一些搞“义诊”的人,以方便“提供上门免费服务”等为由,获取独居老人的联系电话,以达到今后推销保健品的目的。】
[1][2][3]下一页
家住南昌市青云谱区的张老先生就遇到这样一件事,一家保健品公司与当地社区居委会联合搞了一次“义诊”活动。对方为他检查后,称为方便日后通知检查结果,让他留下家庭地址和电话。谁知后来经常有陌生人打电话到他家,称有免费摸奖、馈赠、老年人聚会等活动,请他前去参加。后来一同事去了,结果“提”了几千元的保健品回来。
之三:借赠药之名行推销之实
【一些保健品公司不断通过赠药等手段,诱惑老年人掏钱购买保健品,所赠“药品”难辨好坏,用药安全难以保障。】
11月23日,本报记者在省体育馆暗访一家名为“广州百草堂药业有限公司”搞的产品推介会。会上宣称“百草膏”有奇效,中老年人身上哪里有痛,只要搽搽就行。许多老人一大清早就赶过去,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赠品(一小支“百草膏”)。后来该公司经理告诉记者,“百草膏”是消证字产品,不是药,只具有消毒杀虫作用。
之四:“免费抽奖”诱老人消费
【一些保健品公司经常邀请老年人参加免费出游、免费抽奖等活动,活动过程中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南昌县莲塘镇王大*与老伴参加过一次“洁惠花园宾馆”酒楼上召开的保健品推介会。据她介绍,从去年开始,就有人一直打电话到她家里,称她已中奖,要她某地领取。今年8月4日,他们到了“洁惠花园宾馆”7楼,发现那里已有100多位老年人参加。活动开始时对方搞了一些眼罩、口罩之类的摸奖活动,之后对方开始宣传一些老年人使用他们的产品后的情况。等他们讲完之后,工作人员就劝大家买他们的产品。
之五:标榜“高科技”上门兜售
【商贩利用平时只有老年人在家的情况,上门推销商品,将普通的商品说成是高科技、物超所值的产品,吸引老年消费者。】
家住南昌市文教北路附近的刘老太9月份时有人在她家门口放了一张保健品的宣传单。过了几天,就有一个年轻女子,提着两个漂亮的大礼盒上她家来,称她就是前几天放宣传单的人。接下来,她拿出了几份产品说明书,并介绍他们公司的产品是高科技产品。这时刘老太的儿子王先生正好回家,发现后将该女子“请”走。
保健品并不是药品
就当前保健品推销陷阱问题,南昌市工商局一位领导告诉记者,目前一些保健品的推销,大多以年纪大的人为主要对象,由于老年人辨别真伪的能力有所下降,这给保健品推销的混乱局面提供了一个契机。另外,这位人士告诉记者,在当前比较混乱的保健品市场,不排除存在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的情况。他说,如果是正规厂家的产品,通过药店、超市等正常的销售渠道均有售,消费者可以进行价格比较;此外,注意产品批号,看产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并注意广告宣传单,是否存在功能夸大现象,广告是否经工商部门审批等。保健品就是保健品,不存在药品的功能,消费者对来源不明的产品应谨慎购买,发现借“义诊”等手段误导消费者,或价格虚高等问题,及时向工商部门举报。
消费者应警惕欺诈
江西人民律师事务所黄贵昌律师提醒市民,消费者对于保健品推销应当警惕消费欺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检验合格证明……或者服务的内容等有关情况。”消费者在准备消费时,应对该商品或服务以及经营者的详细情况进行辨认。如果进行了消费,应要求出具正规的票据,并妥善保留。另外,黄贵昌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要求经营者赔偿。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此外,黄贵昌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传单和陌生人推销“保健品”的电话,不要加入“食疗委员会”、“保健俱乐部”等组织,防止上当受骗。
记者手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四处搞推销的保健品大多都是“合法”的。相关部门前往查处,折腾了大半天,可能发现不了什么问题。据有关调查表明,部分保健品企业之所以到处招摇撞骗,是因为这种“直接销售”不仅可以赚钱,还可以偷税漏税。
不管从哪个角度讲,这种不正当的推销方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既不合法,又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那么,这些方法为何还能在保健品行业大行其道?这是商家的精明还是执法部门的迟钝,或者是其他?
全文2.7千字,阅读预计需要9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