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对见义勇为的政策
时间:2023-08-02 18:51:47 219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2022年国家对于见义勇为的政策:

1、北京市对于见义勇为的政策:《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

(1)见义勇为行为的确定

同正在进行的侵犯国家、集体财产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同正在进行的危害国家安全、妨害公共安全或者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在抢险救灾中,不顾个人安危,抢救、国家、集体财产或者他人生命财产的。其他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免受正在遭受的侵害,不顾个人安危,挺身救助的行为。

(2)见义勇为的奖励和保护

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属的奖励和保护,由行为发生地和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属户籍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按照本办法分别负责。

市人民政府每年对上一年度事迹特别突出的见义勇为人员进行表彰,授予“首都见义勇为好市民”称号,颁发不低于一万元的奖金、区、县人民政府每年对事迹突出的见义勇为人员及时进行表彰,授予“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称号,颁发不低于5000元的奖金。

2、上海市对于见义勇为的政策:《上海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

(1)见义勇为行为的确定

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集体财产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或者遭受危害时,进行制止或者予以救助的、除受害当事人之外的个人向公安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为侦破犯罪案件和追捕、抓获罪犯、犯罪嫌疑人起到重要作用的、抢险救灾中,保护国家财产、公共财产、集体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的;其他应当确认为见义勇为的行为。

(2)见义勇为的奖励

事迹突出的见义勇为人员,经市评审委员会评定后,由市综治委授予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对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表彰可以公开进行,也可以秘密进行。公开表彰应当事先征得当事人的同意。被授予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的人员报考学校或者应聘就业时,在同等条件下,学校、单位应当优先录取、录用。

3、江西省对于见义勇为的政策:《赣州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实施办法》

(1)见义勇为行为的确定

不负有法定职责、法定义务或者约定义务的人员,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抓获或者协助有关机关追捕逃犯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实施救人、抢险、救灾等行为。辅(协)警、保安等负有约定义务的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事迹突出影响较大的,可视情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行为,可视情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

(2)见义勇为的奖励

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实行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原则。见义勇为人员事迹突出,在县(市、区)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授予荣誉,颁发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集体)荣誉证书和给予五千元至二万元奖金。在全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由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颁发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集体)荣誉证书和给予不低于二万元奖金,因见义勇为致残的给予不低于五万元的奖金,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给予不低于十万元奖金。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由市、县(市、区)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程序上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有关媒体应当积极宣传见义勇为人员的先进事迹,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4、江苏省对于见义勇为的政策:《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

(1)见义勇为行为的确定

在法定职责、法定义务或者约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挺身而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见义勇为中表现突出的行为人。同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同侵害国家、集体财产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协助追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或者协助侦破重大刑事案件的、抢险、救灾、救人的、其他属于见义勇为的行为。

(2)见义勇为的奖励

根据见义勇为人员的事迹和贡献,对见义勇为人员应当给予下列单项或者多项奖励:授予见义勇为称号、嘉奖、记功、颁发奖金、其他奖励。见义勇为称号包括“见义勇为英雄”“见义勇为模范”和“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省人民政府对事迹突出,在本省有特别重大影响的见义勇为人员,授予省“见义勇为英雄”称号。对事迹突出,在本省有重大影响的见义勇为人员,授予“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对事迹突出,在本省有较大影响的见义勇为人员,授予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授予市“见义勇为模范”和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事迹突出、在本地区有重大影响的见义勇为人员,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申报授予其见义勇为称号。

5、甘肃省对于见义勇为的政策:《甘肃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

(1)见义勇为行为的确定

同正在进行的侵犯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和公民人身权利或者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斗争,使之减轻、免遭损害或者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协助公安、司法机关追捕犯罪嫌疑人,侦破重大案件的、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其他见义勇为行为。

(2)见义勇为的奖励

奖励见义勇为人员,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见义勇为为荣誉称号分为省级、市(州、地区)级、县(市、区)级“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三个等级,分别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授予荣誉称号并发给奖金。获得“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的人员或者其子女,在同等条件下享有升学、入伍、录用公务员、聘用职工等的优先权。奖励见义勇为人员除本人要求保密的外,应当公开进行。

6、四川省对于见义勇为的政策:《四川省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条例》

(1)见义勇为行为的确定

公民在履行特定义务以外,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他人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

(2)见义勇为的奖励

对见义勇为人员,经确认后,由人民政府给予下列表彰和奖励: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金。以上表彰和奖励可单独或合并使用。

荣誉称号分为“见义勇为公民”、“见义勇为勇士”和“见义勇为英雄”。

“见义勇为公民”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授予:“见义勇为勇士”由市(地)、州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批准授予、“见义勇为英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

获“见义勇为公民”、“见义勇为勇士”、“见义勇为英雄”称号的见义勇为人员,可享受如下特殊照顾:符合就业条件的,享受优先待遇。本人或其子女符合征兵条件且自愿的,优先推荐应征入伍。符合国家公务员录用条件的,优先录用。属农村户口且本人自愿的,可安排转为当地城镇户口。在校学生可享受本校最高奖学金。

7、陕西省对于见义勇为的政策:《陕西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

(1)见义勇为行为的确定

在法定职责、法定义务或者约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制止正在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或者在抢险、救灾、救人中表现突出的行为人。

(2)见义勇为的奖励

见义勇为事迹比较突出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不低于五千元的奖金。见义勇为事迹特别突出、在本县(市、区)有较大影响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不低于五万元的奖金,其中死亡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增发不低于二十万元抚慰金或者奖金。

见义勇为事迹特别突出、有较大贡献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报请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模范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并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奖励的基础上再给予不低于十五万元的奖金,其中死亡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再增发不低于三十万元抚慰金或者奖金。

见义勇为事迹特别突出、有重大贡献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报请省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英雄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并在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奖励的基础上再给予不低于二十五万元的奖金,其中死亡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再增发不低于五十万元抚慰金或者奖金。见义勇为事迹评定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省人民政府对见义勇为人员每二年表彰和奖励一次,也可以根据需要适时予以表彰和奖励、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见义勇为人员应当及时予以表彰和奖励。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可以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人员的见义勇为行为给予表彰和奖励。

认真落实见义勇为伤亡人员抚恤补助政策

对见义勇为死亡人员,凡符合烈士评定条件的,依法评定为烈士,其家属按照《烈士褒扬条例》享受相关待遇。不符合烈士评定条件,属于因公牺牲情形的,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有关规定予以抚恤;属于视同工伤情形的,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以及相当于本人40个月工资的遗属特别补助金,其中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有关规定支付,遗属特别补助金由当地财政部门安排,民政部门发放。不属于上述情形的,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40个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发放一次性补助金,有工作单位的由所在单位落实待遇;无工作单位的由民政部门会同见义勇为基金会负责发放,所需资金通过见义勇为专项基金统筹解决;尚未建立见义勇为专项基金的,由当地财政部门安排,民政部门发放。

对见义勇为致残人员,凡符合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条件的,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落实相应待遇;不符合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条件的,按照《伤残抚恤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由民政部门评定伤残等级并落实相应待遇。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见义勇为伤亡人员抚恤补助待遇的申报、认定和落实工作。加大精神奖励力度,对已落实伤亡抚恤补助政策的,原则上不再另行发放一次性物质奖励;对仍有特殊生活困难的,要采取积极措施给予帮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全文4.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1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受益人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的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均可作为受益人。 受益人一般在人寿保险合同的死亡保险中出现,投保人投保死亡保险的目的在于万一被保险人遭遇事故死亡后使被保险人家属免遭经济上的困迫,所以在死亡保...
    更新时间:2024-08-09 15:15:15
查看受益人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受益人 最新知识
针对2022年国家对见义勇为的政策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2022年国家对见义勇为的政策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