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的效力一般情况下有哪些
合同的效力依据其相应的不同法律效果可分为四大类,即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撤销合同。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即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
二、合同的效力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1.是具有形式拘束力。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得擅自变更合同。
2.是当事人负有报批义务。合同对报批义务有明确约定的,此时尽管整个合同未生效,但有关报批义务以及专门针对报批约定违约责任等条款独立生效。三是不具有实质拘束力。
合同未生效毕竟属于欠缺生效要件的合同,有别于生效合同,当事人不能直接请求履行合同或者承担该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
总之,合同是否有效是所有合同状态的基础,合同只有有效方可能论及合同是否生效的问题,无论合同是否生效,均不影响法律对合同的价值判断。合同是否生效是合同对当事人权利义务发生约束力的时间,合同只有生效才使当事人开始享有约定的权利或负有约定的义务。合同未生效不等于合同无效,未生效合同可以是有效的。合同有效也不等于合同生效,有效合同可能尚未生效。
三、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是双方或者多方,而不是单方面,需要平等自愿协商;
2.签订的主体是合格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自然人、法人等,可以正确理解自己行为的内容,自由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自己的名义签订相关合同;
3.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不得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不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全文69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