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演进的五个阶段
1.萌芽状态下的内部审计
西方的奴隶主经营的庄园时代是内部审计活动处于萌芽的阶段。我国在封建社会中,审计人员负责定期检查编制收入和支出的账目,复式记账法开始逐渐的应用在整个流程中,此阶段有利于内部审计对象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为内部审计过渡到财务导向内部审计奠定了基础。
2.财务导向型的内部审计阶段
股份制公司制度逐步开始发展起来,此阶段的管理需要企业组成专业的财务知识人才,内部审计部门进行财务责任监督,发展出了独立审计制度,1941年成立的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出版了《内部审计:职能、性质和程序方法》、出台了内部审计师责任说明书等极大的推动着内部审计向前发展。
3.业务导向型的内部审计阶段
内部审计的地位逐渐地提高成为当今的一种独立的职业类型,此阶段由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推动,其中的职能不断的扩展,范围不断的扩大,此阶段的内部审计责任说明书强调了将业务的检查、财务会计的检查赋予了重要的权重。
4.管理导向型的内部审计阶段
此阶段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促使了管理和内部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的重点转向了管理层的决策和外部受托责任。此阶段建立了审计委员会制度,内部审计逐步向管理导向发展。以管理导向的内部审计成为此阶段的层次。
5.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阶段
此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此时是人类社会的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伴随着公司的发展和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不断成长,人们对内部控制理论的认识加深,出台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及管理的规范,《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于2002年1月1日正式的实施标志着内部审计迈入风险导向阶段。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
1.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本质
内部审计是一套系统的、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进行的方法评价和控制治理的过程,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它的本质是改进和组织经营。它与管理的结合能够将事后的监督发展到事前的控制,可以确保责任的有效,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的本质就是确保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控制机制。
2.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象
随着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演进的五个阶段的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象从主要涉及会计和财务事项,也可以适当涉及业务事项;到各种业务活动包括组织活动如经济性质、效率性质和项目的内容,组织内部的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框架内容为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这样可以增加组织价值并提高经营的效率。
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与职能
审计主体的主观要求是内部审计的目标,审计目标则是通过内部审计活动期望达到的方向。审计的职能是内部控制风险导向的内在功能,内部审计职能也是伴随着审计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也在不断的充实和完善,风险导向阶段可以由财务进行有效的监督,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渐的转变,这样增加组织价值的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三、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对企业管理的战略意义
主要可以通过对企业的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可以不断的提升人们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认识的重要性,可以强化风险意识,指导内部审计人员完成审计工作,积极的完善审计事项全面的改进工作,及时的发现风险,风险导向内控制度的建立可以在一般的规律下完成对风险的防范。
四、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的构建与执行
1.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的构建
(1)内部审计准备阶段。首先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确定审计目标,预测、识别企业面临的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估,将重要的风险确定为审计的重点,从而确定审计项目,编制年度内部审计计划和项目审计书,设置审计顺序,优先安排审计重点。
(2)内部审计实施阶段。依据识别出的风险,测试和评价这些重要的风险,评判其是否具有有效的执行效力。对于不可预见的风险,内部审计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进一步的评估并确定相应的策略。进行风险再评估和修改审计计划进行实质性的测试,同时提出风险管理的建议,初步完善完成内部审计工作的底稿工作,对工作的底稿进行编制和审核,完善的审计报告或者工作底稿。
(3)内部审计报告阶段。基础的风险评估工作准备工作已经建立后,审计人员要制定一定的审计程序,根据初步的审计内控制度,审计的结论出具如实的审计报告,对审计结果进行理论的分析和总结,同时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初步的改善方式,从而完善内部管理。积极的沟通好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和报告审计业务。
(4)内部审计后续审计阶段。审计报告作出后,内部审计人员要分析审计报告中的审计结果和提出的审计建议,同时不断的进行审计跟踪和审计研究,从而监督和确定审计的程序是否规范化和合理化。调查被审计客户对审计的满意程度,评估审计人员的审计业绩,完善后续的审计流程。
2.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的执行
(1)强化内部审计准则实现可操作性。吸收国际国内关于内部审计准则的有效成果,并且保持一致性,例如:增加些国际准则精髓的概念风险管理、审计委员会、控制自我评估等词汇,在制定准则时明确审计工作范围、审计机构设置等,可以强化内部审计准则的可操作性。
(2)重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的组织系统,保证组织的独立性。目前国际界的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的最佳模式是:董事会设立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独立于企业,直接隶属于董事会,它的主要职责是:决策监督、风险管理、评估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独立性的保证是建立在组织制度和机构设置上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审计职能的发挥和审计质量的提高。
(3)增强审计增值服务,扩展职能广度。传统的审计职能停留在监督、检查,而要扩展职能。超越职能的广度的话,就要定位于审计的增值服务对于企业来说主要是增加企业价值,从这个内审风险作为出发点,将企业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最大限度的企业价值。
(4)改进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内部审计环境也在不断的创新变革例如:采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手段开发审计软件、结合自身的审计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内控测试、内部审计人员要配备专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士。建立后续教育制度,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专业的判断能力。
(5)积极探索和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要不断的结合国际和国内的审计经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适合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结合向内和外部的审计经验完善程序中的不足之处,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不断的结合实际,不断的进行可靠性的论证,才能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进行理论的创新。
全文2.6千字,阅读预计需要9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