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享有结婚的自由和离婚的自由,如果自己已经办理了离婚手续的,可以与他人再次结婚。在离婚案件的财产处理中,再婚和初婚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离婚时,1、婚前个人财产属于夫妻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分割;2.夫妻婚后取得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一般是平均分配财产,但是会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
离婚时,应当将夫妻共同财产识别出来,较容易识别的有:房子、车子、银行存款等,难以识别的有:住房公积金、奖金奖牌、知识产权收益、公司股权等。双方可先协议处理,协议不成,可向法院起诉。司法实践中,财产分割一般有五项原则,第一:男女平等原则;第二: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第三: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第四: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第五: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毁损、灭失的,另一方不予补偿。
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该怎么分配
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分配如下:
1、婚前财产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不参与分割;
2、婚后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由双方协议处理,若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婚前财产是指在结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包括婚前个人劳动所得财产、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不管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是有形还是无形财产,只要合法取得,就依法受到法律保护。
婚前财产的界定时间为双方结婚登记之日,结婚登记前双方分别所有的财产归一方所有,结婚登记日后一方单独获得或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特别约定外,作为婚后夫妻共同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全文74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