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不立案后会不会过时效是多久
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之后,人民法院未能对此立案受理,那么该案件的诉讼时效将会被视为已发生中断,即自此开始重新计息。
依照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相关规定,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权利人向负有偿还债务义务的对方提出履行付款要求,这是诉讼时效中断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其次,尽管负有偿还义务者尚未正式答应支付款项或承担责任,但其积极回应并承诺履行义务的行为,同样可以使得已经过去的诉讼时效再度有效;
再者,当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时,不论结果如何,都会引起诉讼时效的间接中止;
最后,除提起上述两种方式以外,在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等同的其他情况下,也可能产生诉讼时效再次开始计算的效果。
在此我们需要特别强调,诉讼时效中断又称为追诉时效的翻新,这意味着在时效进行过程中,如果出现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事项,之前的时效期限则会被宣告无效,待此类事项完全结束后,新的时效期限将重新启动。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二、法院不立案也不裁定怎么办?
一、法律意见:
1、符合法院受理案件范围的,法院应当受理起诉,并依法立案。
2、不符合法院受理案件范围的,法院不予立案。但要告知到有关部门进行解决或者自行解决。
3、符合立案条件,而法院不立案也不裁定的,可以向受诉法院或者上级法院投诉。由法院依法追究不立案人的法律责任。
二。
《最高法院关于立案登记制的规定》第十三条对立案工作中存在的不接收诉状、接收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补正诉状内容,以及有案不立、拖延立案、干扰立案、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或者决定等违法违纪情形,当事人可以向受诉人民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投诉。
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投诉之日起十五日内,查明事实,并将情况反馈当事人。发现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法院不立案后会不会过时效是多久”,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