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需要行政或刑事拘留,根据案情调查的需要而定,申请重新鉴定,这是当事人的法定权利,公安机关并不会因为当事人要求重新鉴定而加重处罚,或变更强制措施。但法律规定,同一案件的同一事项重新鉴定以一次为限。如涉嫌伤害罪要依法予以刑事拘留。在复议过程仍然要予以羁押。但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申请办理取保候审。
一、拘留后怎么办取保候审
刑事拘留之后,要想办理取保候审,首先要了解清楚案情,因为一个案件能否办理取保主要是根据案情进行分析,只有案件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才有可能办理取保。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这是取保候审的条件。同时,要想办理取保,还要及时跟公安机关进行沟通,把当事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情况充分向公安机关表述,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争取取保。
二、刑事拘留一般会多长时间
刑事拘留多久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刑事拘留一般为14天,刑事的期限分一般期限和延长期限两种。具体如下:
1、一般的刑事拘留期为14天,一般从进到看守所算起。
2、延长期限的刑事拘留期为37天,其中检察院核准的时间为7天,在该期限内,侦查机关报检察院批准逮捕,如核准则逮捕,否则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而非刑事处罚手段。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三、解除刑事拘留有哪些规定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审查后,根据案件情况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分别作出处理。
一是对需要逮捕的,在拘留期限内依法办理提请批准逮捕手续;
二是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不需要逮捕的,而办理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手续,直接向院移送起诉;
三是在拘留期限内未能查明犯罪事实的,办理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手续,继续侦查;
四是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撤销案件。
以上四种情况均需办案机关对刑事拘留予以解除。
但在解除刑事拘留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应当给被拘留人《释放证明书》,并在该文书中写明释放原因。
2、对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情形之一的除释放被拘留人外,还应撤销案件,而不能以放代撤。
3、对机关不批准逮捕的被拘留人应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书。公安机关为需要补充侦查、要求复议复核的应变更强制措施。
全文1.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