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从迟延履行利息的独特性质入手,对正确的迟延履行利息计算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首先,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基数应当是生效法律文书中明确记载的,由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届满时应向权利人支付的总金额(不包含诉讼费用)。其目的在于对未能履行义务的责任人实施惩罚,同时对因未履行义务而造成的权利损失予以补偿。
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的具体规定,责任人有责任在规定期限内履行法律文书中所规定的义务。若责任人在法律文书所规定的期限届满之后仍然未能履行,那么他将会面临迟延履行利息的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基数应当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时,债务人应支付给权利人的标的总额,其中不仅包括债权本金,还包括利息。
其次,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期限应当是从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以及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履行期限届满的次日开始计算,直至被执行人实际偿还债务为止。这是因为,从判决生效到判决限定的履行期限内的这段时间属于法律赋予债务人的必要准备期,只有在这段时间结束后仍未履行的,才能按照迟延履行利息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果法律文书指定需要分期支付的,那么就应当从每次履行期限届满的次日开始分别计算。如果被执行人选择分期履行的,则应当按照实际履行的情况分阶段计算迟延履行利息。
然而,有些人提出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应当从执行通知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开始计算。这种观点存在的问题在于,它忽略了生效法律文书指定的履行期限届满的次日至执行通知书届满之日之间的迟延履行利息。
最后,迟延履行利息的利率应当参照同期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允许商业银行最高贷款利率。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全文71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