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险、熬夜爆肝险、足球流氓险、喝高险、呐喊失声险、熬夜红眼险世界杯如火如荼,两家保险公司在天猫旗舰店推出8款奇葩险,每份售价3元,从推出至今共销售出4390份,赚取保费1.3万元。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世界杯开幕以来,这8款保险还没有任何出险、理赔纪录。
如此琳琅满目的世界杯保险果然是博人眼球,那么,在如此光鲜的包装之下的世界杯保险,它的本质又是怎样的呢?是否和外表一样美丽迷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内容。
奇葩险是创新还是噱头?
和世界杯相关的创新型产品目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健康、意外险的产品;另一类则基于赛事。例如,众安保险推出的看球喝高险、夜猫子险、吃货险和足球流氓险分别针对急性酒精中毒、猝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肠胃炎和意外伤害身故/医疗。
北京某知名保险公司从业者表示,这些在互联网上博眼球的产品,大多数是噱头产品,并不是险企的主流业务。与之前的雾霾险、中秋赏月险等险种一样,大多是为了吸引眼球和注意力,对消费者而言也并无太多意义,甚至有些险种还引起了争议。例如安诚保险推出的世界杯遗憾险,被质疑有博彩卖点。安诚方面则回应称,公司在设计产品时已考虑到这方面风险,所以避免采用现金赔付方式,转而使用了集分宝,同时设定较低赔付金额,从而突出娱乐性,规避因争议可能带来的风险。
世界杯奇葩险球迷不买账
球迷孙先生说,我看了看,吃货险需投保3天以后发病,而且只针对急性肠胃炎疾病不住院只保200元,保障30天,我生病的概率不大,不买。
网上的众多新奇产品本质上都是简单的意外险产品加上了一个卖点,只是期限不同而已,某保险公司从业者告诉北青报记者,这几款产品的实质就是一些短期人身意外险和综合医疗保险,起一个博眼球、有趣味的名字而已。例如,看球喝高险,其实就是短期的醉酒医疗险;吃货险其实就是短期医疗险。
对于这类世界杯期间销售的奇葩保险,险企的目的主要为营销,短期内迅速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属于与互联网结合的创新产品。它们的娱乐性较强,但本质上就是人身意外险、健康险,只是穿上了一个世界杯的外衣而已。这类保险不会成为保险公司的主流产品,也不会是公司的赢利点,噱头是大于实际的。
创新让保险碎片化?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有47家人身险公司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经营业务,网销年化规模保费共计27.12亿元,占一季度人身险行业保费总收入的千分之五点三,也就是说每1000元人身险保费中就有5.3元是通过网销实现。
有业内人士认为,各类所谓保险的创新产品,都存在噱头十足、保费低廉、保额缩小、保障范围缩窄等特点。长期保险需求被碎片化之后,任何用户都可以购买,再穿上娱乐化的外衣,可以更大范围推广保险产品。碎片化是一种需求,但风险保障是一个体系,一些涉及健康、疾病的长期保障型保险产品如何与互联网元素结合,这方面的创新还远远不够。
华东政法大学保险法研究所李主任认为,新型保险产品的问世,是保险公司迫于传统产品市场已饱和的竞争压力,从而做出的创新之举,但某种程度上难免激进,甚至部分新型保险产品名称与实际内容不符,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