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家之一,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但是,我国的能源结构是贫油少气多煤,煤炭占到了能源构成的70%,因此,国家制定了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战略方针。可现实的困难是,我国的大部分煤矿所在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且97%的煤矿都是地下开采,在煤炭开采中会时时面临顶板冒落、瓦斯(煤尘)爆炸、透水、矿井火灾等煤矿自然灾害的威胁。我们在面对这些煤矿灾害时,不能单一的来看,因为各个灾害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比如火灾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反之,瓦斯爆炸也能引发矿井火灾。在这些灾害中,矿井火灾也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重点煤矿中,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约占49%,时刻面临着由于煤炭自燃引发的矿井火灾事故。
矿井火灾根据引火源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两种。所谓外因火灾又称为外源火灾,是由外部火源所引起的,比如明火、放炮、瓦斯煤尘爆炸、摩擦火花、电流短路等所引起的火灾。外因火灾一般发生在井口、井筒、机电垌室、火药库以及安有机电设备的巷道或工作面内。而内因火灾是指由于煤炭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积聚热量导致着火而形成的火灾,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煤炭自燃所引起的火灾。内因火灾在矿井火灾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危害也相当大。煤炭由于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自燃性,与空气接触后能氧化生热,如果散热条件不好,就会自燃。内因火灾主要发生在采空区、遗留的煤柱、煤巷的高冒以及浮煤堆积的地点。
矿井外因火灾的类型多种多样,治理外因火灾时必须根据可燃物特性、火灾发生的位置、火势大小及火区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灭火材料和制定恰当的灭火方案。外因火灾的灭火材料一般有水、高倍泡沫、惰气等。同时,煤矿井下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作业规程。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禁止烟火,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注意预防电气引火和井下机器的保养,防止因摩擦生热而引起火灾。
为了有效治理煤炭自燃,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技术有注水、灌浆、注惰气、喷洒阻化剂等。近些年来,又较广泛地采用了凝胶、胶体泥浆、阻化汽雾、泡沫树脂等防灭火材料和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灌浆技术就已经成为我国煤矿防灭火技术的主要手段,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所谓预防性灌浆技术就是指将水和灌浆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配制成合适浓度的浆液,通过铺设的输浆管路,利用压差或泥浆泵送到可能发生煤炭自燃的区域,用来防止自燃火灾的发生。灌浆技术是一项传统的、比较可靠的、简单易行的防灭火技术。一些缺少灌浆材料的矿区,通常采用注水来替换灌浆,这时煤体的水分得到增加,效果显著。在美国、波兰、前苏联等国家,阻化剂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近些年来,阻化剂技术在我国也得到广泛推广。此技术主要是让水溶液附着在易被氧化的煤体表面,惰化煤体表面的活性结构,进而阻止煤与氧气的接触。近些年来,中国矿业大学研究发明的三相泡沫灭火材料为防治煤炭自燃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技术和手段,已广泛地应用于大屯煤电公司的姚桥煤矿、枣庄矿业集团的柴里煤矿和新安煤矿、宁煤集团的白芨沟煤矿和乌兰煤矿、抚顺矿业集团的老虎台煤矿、阜新矿业集团的五龙煤矿、铁法煤业集团的大兴煤矿和大明煤矿、中煤能源集团的安太堡煤矿等,为企业带来了数亿元的利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旦煤矿井下发生火灾,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应迅速将灾情向矿调度室报告,然后立即组织人员根据火灾性质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力争在火灾初期把明火扑灭,同时切断火区电源,更要注意的是灭火人员必须站在上风侧;其次,各队都必须严守纪律,服从指挥,绝不能惊慌失措,擅自行动,要严格听从指挥部的调动。如火灾无法扑灭时,应佩戴自救器迅速撤离。万一被堵在火区内,要采取正确的自救方法,可利用避难硐室。在避难硐室应做好长时间避灾的准备,一方面进入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或矿灯等明显标志,在硐室内可不间断的敲打铁器、岩石等,发出求救信号,便于救护人员发现;另一方面,避难时应保持冷静,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同时应坚定信心。
全文1.6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