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赡养老人拿证据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1.基层组织(居委会、村委会)的证明:
去相关组织申请开据。
2.亲朋好友或者邻居的证人证词:
向相关证人收集。
3.老人自己的陈述也可以作为证据。
赡养,指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二、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
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情况如下:
1.父母对子女有严重犯罪行为,比如父亲强奸女儿的,依法丧失要求子女赡养的权利,子女可以不用承担赡养费。
2.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未婚或离异成年子女不用承担赡养费。
3.本身无经济收入,其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的已婚的成年子女不用承担赡养费。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三、未尽赡养义务可否争家产
如果具有赡养义务的人未尽赡养义务,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n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n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n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n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全文93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