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患者肇事怎么处理
精神病患者肇事的处理方式主要取决于其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1.如果精神病患者在行为时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他们不应承担刑事责任。然而,他们的监护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受害人受到的损失进行赔偿。
2.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也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3.精神病患者肇事时,其监护人如果不履行监护责任,导致精神病患者肇事并造成他人经济损失或人身伤害,监护人应负责赔偿损失或承担医疗费用。如果情节严重,监护人还可能被追究行政责任。
二、精神病患者肇事如何报警
精神病患者肇事时,报警的步骤如下:
1.立即拨打派出所的报警电话。
2.派出所民警会立即组织警力封锁现场,控制现场,制止精神病患者继续肇事肇祸行为。
3.民警会查明来人的身份、目的、工作单位、住址及联系人,同时联系监护人、卫生院及报告镇分管综治副职领导。
4.由镇卫生院进行危险性评估,填写应急处置单,报告市精防中心,与家属一同配合辖区派出所强制送诊就医。
三、精神病患者肇事可以起诉主张赔偿吗
关于是否可以起诉主张赔偿,例如精神损害赔偿,情况也有所不同。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机动车驾驶人没有构成犯罪、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受害人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如果机动车驾驶人已经构成刑事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相关规定,因受到犯罪侵犯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精神损害赔偿可能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全文69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