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银行业新增贷款的迅猛增长引发了诸多忧虑。中国银监会就是最忧心忡忡的机构之一。
中国银监会正在考虑发布新规定,要求银行将次级债券从资本中剔除,希望以此限制信贷猛增势头。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已经发行了价值310亿美元的此类债券,达到了去年全年发行规模的三倍。
如果银行计算资本充足率时不再包括次级债券,对发放新贷款的缓冲资本也会随之下降。中国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已经公布了上半年业绩,两家银行的核心资本比率都出现了下滑。
这其中还存在系统性风险,因为51%的次级债都是在银行间交叉持有的。
不过,在采取措施改善银行资本质量的同时,中国银监会正准备应对未来数年银行帐面不断恶化的状况──这是中国银行业近期大举放贷热潮的一个意料之中的后果。
但一定程度上受到信贷热潮的影响,这方面的迹象还不明显。尽管坏帐的绝对水平尚未增加,但贷款总规模已经明显膨胀。
因此,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从去年12月底的1.92%下滑至6月底的1.51%,同期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2.29%降至1.81%。
坏帐问题明显恶化可能尚须时日。惠誉国际评级(FitchRatings)列出了中国银行业承认坏帐行动迟缓的几大原因,其中包括了普遍的贷款展期或延长贷款期限。
很多此类贷款最后都成了“关注类贷款”,从谨慎的角度来看,这些贷款也应该被列为坏帐。这可能会对交通银行产生明显影响:该行的此类贷款是不良贷款规模的两倍以上。
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中国银行业预见到未来存在的风险,正纷纷上调他们的坏帐拨备。但如果考虑到这些关注贷款规模的话,大多数银行的拨备还远远不够。
中国银监会正在考虑这个问题。但需要采取更多举措才能揭示出中国银行业的真正健康状况。
全文70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