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的拒执行罪是什么程序
拒不履行职责犯罪案件的办理流程包括以下各项:
首先,对立案资料进行受理,其次,对这些资料进行严格审查,最后,根据审查结果对其做出相应处理。关于报案、控告和举报等行为,无论是由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还是法院接手,都应当无条件地予以接纳。如果发现该案件并不在自身管辖范围内,应当立即将材料移送给相关的主管机关并同时向报案人、控告人和举报人发出通知;
如若遇到非管辖范围但又必须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情况,应当优先采取紧急措施,随后再将文件移交给相应的主管机关。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法院的判决书与裁定书有什么区别
判决书乃是由法院根据审判结果所制定的法律文书;另一方面,裁定书则指由审判机构针对诉讼程序以及部分实体性问题,依法所制定的司法文件。判决书与裁定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如下四大方面:
首先,这两种法律文书的适用对象有所差别。判决书主要用于解决实体性的法律关系问题,比如涉及到判定有罪与否、量刑轻重等事项;裁定书则主要关注解决诉讼过程中出现的程序性问题,但同时也会涉及少许实体性问题,例如:减刑、假释等情况。
其次,具有法律效应之文书的数量有所不同。在一个具体案件中,只能够产生一份具有最终法律执行力的判决书;
然而,裁定书则可能会有多份以上。
再者,两者在撰写方式上有着明显不同。判决书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且在格式以及内容上都有相应的规定要求;相较之下,裁定书既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通过口头陈述的方式生成。
最后,二者对于不服裁判提起上诉或者抗诉时限不尽相同。对于判决书的当事人而言,应当在接到判决书后的十日内提出上诉或者抗诉申请;而对于裁定书的当事人来说,其申诉时间仅限于收到裁定书后五天内。可见,尽管判决书与裁定书均需遵循法定程序进行制定,但二者仍存在诸多重要的差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