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中,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或者轻伤九人以上、或者重伤两人、轻伤六人以上的情况属于“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此,滥用职权造成以上情形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或者轻伤九人以上,或者重伤两人、轻伤六人以上的。2、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
滥 用 职 权 罪 : 国 有 企 业 和 事 业 单 位 人 员 如 何 界 定 ?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非法地行使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或者超越职权实施本人职务范围的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他人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行为。
在界定滥用职权罪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职权范围:必须确定工作人员是否在其职权范围内行使权力。如果工作人员超越了其职权范围,则可能构成滥用职权罪。
2. 非法行使:工作人员必须以非法的方式行使职权,才能构成滥用职权罪。例如,利用职权进行谋取私利、虚报开支等行为。
3. 国家利益遭受损失: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才能构成滥用职权罪。
4. 他人利益遭受严重损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给他人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才能构成滥用职权罪。
在判断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时,需要根据上述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工作人员是否违反了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如果工作人员违反了上述规定,则可能构成滥用职权罪,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滥用职权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工作人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否则可能会给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带来严重的损失。在判断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时,需要考虑职权范围、非法行使、国家利益遭受损失以及他人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等因素。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才能构成滥用职权罪。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以确保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得到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