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如果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如果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改判、撤销或者变更;如果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如果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改判结果为维持原判,生效判决的结果为二审改判。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3、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4、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生效判决又称“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法院就诉讼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决定。按诉讼案件的性质,分为生效的刑事判决、生效的民事判决、生效的行政判决等。
生效判决具有下列情况:
1、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超过上诉、抗诉期限的判决;
2、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不准上诉的一审判决;
3、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
4、中级以上人民法院作出的二审判决;
5、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或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
4.二审改判维持原判,生效判决法律效力如何?
生效的二审判决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高权威。一旦被二审法院改判维持原判,该判决即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应当根据判决内容履行相应的义务,任何违反判决的行为都可能面临法律制裁。同时,生效的二审判决也具有普遍约束力,对于后续的同类案件具有法律指导意义。因此,对于当事人来说,应当认真对待生效的二审判决,遵守判决内容,尊重司法权威。
根据二审改判结果,原判决的认定事实错误或适用法律错误,以判决、裁定方式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法定程序处理。对于生效判决,当事人应当遵守判决内容,尊重司法权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条【判决宣告后发现漏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一条【判决宣告后又犯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