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实施
时间:2023-04-23 17:03:59 242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中国保监会日前发布实施《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对2004年发布实施的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新《办法》增加了开业超过三年的募集条件,对募集规模的上限由不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的100%降低到50%,明确了两年内未受到重大行政处罚的具体标准,险企发债的门槛明显提高。

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办法》对鼓励保险公司理性经营、优化行业资本补充机制、防范金融市场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一直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2010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1.47万亿元,保险总资产达到5万亿元。进入2011年,受各种因素影响,尽管保险业增幅略有下降,但保费总规模还是保持了持续增长。

随着保险业务的迅速扩张,很多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由于资本有限,面临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有5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还有不少保险公司包括一些大型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保监会一直把偿付能力列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采取动态监控,对偿付能力不达标和资本金不足的公司,采取限制规模、停批分支机构等措施。在此背景下,很多保险公司不得不再拿起融资工具。

从增资渠道看,险企现有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财政注资(国企)、股东注资、次级债、上市融资和利润转增资本。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表示,在近年来多家保险公司没能上市的背景下,除了股东增资,次级债已经成为险企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手段。

保险公司发行的次级债,是指经批准募集的、期限在5年以上(含5年),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保单责任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保险公司股权资本的保险公司债务。

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发次级债150亿元左右,目前仍有众多中小保险公司排队申请。与此同时,保险业巨头中国人寿8月份也宣布拟发行300亿元次级债。

专家提醒,大规模发行次级债很容易因到期无力偿还引发系统性风险,而且有些企业发行次级债,抱的是先把业务搞起来再说的投机心态,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庹国柱表示,保监会提高险企发债门槛,旨在引导保险公司适当控制发债规模,有利于防范行业风险,引导企业健康理性发展。发行次级债只能暂时解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从长远看,保险企业还需通过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提升整体盈利能力来构建长效的资本补充机制。

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发布新《办法》实施的相关配套制度,发挥次级债的资本补充功能,并继续强化对保险公司的次级债监管,切实防范风险,促进行业科学发展。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保险公司 最新知识
针对《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实施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实施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