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对身份冒用贷款问题的我国措施
身份证被别人冒名贷款,被冒名者应积极与银行进行协商,如果银行拒不解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上诉,要求银行承担因审查不严造成的相应法律责任。被冒用身份者应注意收集证据,鉴于伪造贷款的各种合同和证据不是他本人签署的,可以申请法律鉴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二、冒用他人身份证罪追诉标准
冒用他人身份证件罪立案标准,具体如下:
1.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身份证的;
2.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3.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4.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三、冒用他人身份证贷款构成犯罪后判刑程序怎么走
1.立案。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就立案;
2.侦查。检察院、公安等机关对非法拘禁罪案件进行侦查;
3.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诉讼活动;
4.审判阶段;
5.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全文66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