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款人能够在何种情况下不还利息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借款人可以不还利息:
1.借贷双方未约定利息;
2.利息约定不明确且无法通过补充协议等方式确定;
3.超出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的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二、能够同时主张违约金以及利息吗
违约金与利息是可以同时主张的,因为利息主要是当事人之间约定的事项,请求支付利息属于履行债务。因为逾期利息和违约金之间并不冲突,即便当事人按期还款,在按期还款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利息的,只不过逾期还款的话利息要高一些,但是违约金和逾期利息相加是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违约金与利息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违约金是基于对方当事人违约所产生的违约责任;利息则是基于迟延履行所应支付的资金成本。
三、贷款利息具体怎么计算的
关于贷款利息的计算方式,是有公式可用的。利息=本金×利率×贷款期限。贷款利息,是指贷款人因为发出货币资金而从借款人手中获得的报酬,也是借款人使用资金必须支付的代价。银行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确定,当事人只能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围内进行协商。贷款利率高,则借款期限后借款方还款金额提高,反之,则降低。决定贷款利息的三大因素: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n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n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全文84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