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不一定是有罪。如果在侦查阶段,犯罪的人之所以叫犯罪嫌疑人,是因为凡是疑似触犯先关法律规定,但还没有被人民法院依法定罪判刑的人,称为犯罪嫌疑人。到底有罪没罪,只有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来确定。除人民法院以外,任何国家机关和个人都没有权利认定一个人的罪。刑事诉讼的公诉案件中,被认为有犯罪行为而尚未被提起公诉的人。包括被报案、控告、举报的人,被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人,被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人。
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条件有哪些?
犯罪,从构成要件上进行分析,都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
《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第三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属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一)证据所证明的事实不构成犯罪的;
(二)仅有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而无其他证据印证的;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和无罪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重大矛盾且难以排除的;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同案犯的供述存在重大矛盾,且无其他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的;
(五)没有直接证据,而间接证据不能相互印证的;
(六)
证明犯罪的证据中,对于采取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依法予以排除后,其余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有犯罪事实的;
(七)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犯罪主观方面要件的;
(八)虽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但无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该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九)其他不能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情形。
综合上面所说的,犯罪嫌疑人只能代表着当事人可能有犯罪的事实,具体还没有实际的证据来进行证明,因此被称为犯罪嫌疑人是不一定有罪的,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不同的案件所处理的方式就会有所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法院定罪原则】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全文78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